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通过在不同时间内,对3种拮抗细菌XJ5,XJ7,XJ8进行发酵培养,测定不同发酵培养时间下发酵液吸光值(OD600),结果表明,3株拮抗细菌的生长曲线均呈现S曲线。XJ5和XJ8菌株在培养18h,XJ7在培养12h时,为3个菌株的快速生长起始时间,吸光值分别为0.413,0.337,0.135。XJ5和XJ8菌株在培养48h,XJ7则在培养54h时,为3个菌株的快速生长结束时间,吸光值分别为1.795、2.086和1.807。生长曲线表明了3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较为一致,在18~48h之间均可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2.
为探索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G-1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作用机制,采用HPLC、LC-MS等对其分泌的抗菌肽进行分离鉴定,通过扫描电镜观测抗菌肽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影响,借助RNA-seq研究抗菌肽处理番茄灰霉病菌3、5 d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表明: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G-1产生的抗菌肽主要为伊枯草菌素A。经菌株G-1抗菌肽处理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异常,菌体畸形肿胀,内溶物外渗。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表明,有40个基因在2个时期均差异表达。GO、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萜烯合酶、氨基酸跨膜转运相关的15个基因在各时期均上调表达,与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氧化还原酶、果胶裂解酶、单加氧酶等有关的25个基因在各时期均下调表达,其中编码琥珀脱氢酶(SDH)的Bcin02g06840基因及编码3-羟基-3-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HMGR)的Bcin04g04450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经qRT-PCR验证,8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菌株G-1抗菌肽可能通过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细胞膜组分中SDH、HMGR的合成抑制菌丝及孢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23.
为了对植物内生细菌MY1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多种植株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具有抑菌效果的菌株MY1,采用生长速率法对MY1菌株代谢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室内盆栽对其防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多株植物中分离到67株内生细菌,其中,从曼陀罗叶片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MY1(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株MY1对供试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高于76.65%,其中,对谷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和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分别达到92.65%和98.95%;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明显减弱;MY1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发酵液稀释5~50倍预防和治疗效果均高于60%,其中,发酵液稀释5倍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较高,防效分别达到86.4%、80.2%和88.9%、82.6%,且与对照试剂腐霉利防效间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黑胡椒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定黑胡椒精油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溶剂提取出的黑胡椒精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在0.0128g·L-1~0.4090g·L-1之间;氯仿提取出的精油抑菌效果最好,抑制菌丝的EC50在0.0128g·L-1~0.1431g·L-1之间,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菌丝的EC50为0.0128g·L-1。综合表明黑胡椒精油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5.
本文分析了杂草的特异性和基因组特点,列出杂草基因组学研究的候选模式杂草植物种.论述了分子作图、比较基因组学、RNAi、TILLING、T-DNA插入突变和基因芯片等技术在杂草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期全面认识和解析控制杂草特异性状的遗传基础和调控机理.重点阐述了杂草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加快杂草基因组学研究的技术策略,指出开展杂草基因组学的研究有利于建立科学控制杂草技术体系,改良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业的可持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26.
[研究目的]为了利用rDNA ITS区的遗传变异的特点,为镰刀菌种内及种间的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分子技术辅助手段,[方法]试验以PMD18-T为栽体,对10个不同镰刀菌菌株的rDNA的ITS区及28S部分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用DNAMAN4.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分析了菌株间的同源性及遗传距离,并建立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各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在92.2%~99.9%之间,反映了种间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与形态学上把它们鉴定为不同的种相吻合,而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分离的同一菌种的不同专化型,其同源性高达96.6%~100%,说明同一菌种的不同专化型,在rDNA基因序列上碱基差异甚微,同源性很高.[结论]利用ITS对镰刀菌进行种间的分类鉴定是稳定可行的,但对于种内及专化型的鉴定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27.
酸枣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酸枣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抑菌活性特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酸枣植物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对从酸枣植株不同部位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筛选,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酸枣体内分离的40株内生真菌中,25株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占分离总数的62.5%。其中,SZJ-2、SZJ-5和SZJ-8菌株对梨黑斑病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率在30.6%~70.7%之间,表明所分离的3株内生真菌抑菌活性较好,且能产生多类抗菌物质,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对谷子NBS-LRR类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及表达水平进行分析,为NBS-LRR类家族基因在谷子抗病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共获得NBS-LRR类家族基因411个,其中含CN(CC-NBS)结构的基因376个,含CNL(CC-NBS-LRR)结构的基因33个,含TIR(Toll interleukin-1 receptor)结构的基因1个,仅含NBS结构的基因1个。多数NBS-LRR类家族基因定位在8号染色体。在谷子中NBS结构域存在4段保守序列,且该家族在系统进化中被分为3类,基因结构多样,保守基序Motif1结构最保守。有23个谷子NBS-LRR类基因与狗尾草存在共线性,21个与水稻存在共线性,仅1个与拟南芥存在共线性,其中Seita.8G088500和Seita.8G088400被鉴定为水稻抗稻瘟病的高度同源基因。谷子与水稻、拟南芥的共线性基因的Ka/Ks值均小于1;与狗尾草的共线性基因中,Seita.6G014500、Seita.6G023500的Ka/Ks值均大于1。表达谱分析表明,在谷子根和穗中高表达的NBS-LRR类基因数目较多,叶次之,幼芽中最少,表明该家族基因可能在根及穗抗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梨树内生细菌LP-5的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梨树木质部分离到1株具有强烈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LP-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rDNA序列分析及特异基因片段扩增,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明显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其20倍稀释发酵液处理黄瓜种子,可使其胚根长度增长36.32%。用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处理黄瓜幼苗,可使幼苗株高、茎粗、干重分别提高9.06%、14.67%和24.1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菌株具有促生作用可能是因为产生植物激素IAA。  相似文献   
30.
笔者曾对2003年8月至2006年4月、2006年5月到2008年2月收诊的一般病例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比较^[1-2],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猪病的防治方向提供了重要现实依据。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渐推进,疫病防控体系的稳步形成以及饲料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天津地区的养猪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规模化、标准化猪场正成为养猪业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