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结合发酵工艺学实验教学实践和经验,阐述了食品发酵工艺学实验课程中实验教学理念的灌输、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应用、考核方式的应变机制等内容,为促进食品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甲醇和杂醇油在红枣发酵酒中的变化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枣酒发酵过程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鲜枣和干枣发酵酒中的杂醇油含量相近,用半焦枣发酵时的杂醇油含量较高;酶解提汁可促进红枣酒甲醇的生成,热水提汁可促进杂醇油的生成;用红枣浓缩汁发酵,杂醇油含量较在清汁中添加蔗糖和葡萄糖发酵液时低;用葡萄酒酵母菌发酵红枣汁效果较好,生成的甲醇和杂醇油少;主发酵温度越高,甲醇和杂醇油生成量越多;陈酿降低了红枣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用橡木桶贮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以残次红枣为原料,对利用红枣汁培养可食性酵母菌生产作为食品调味剂的风味型酵母味素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为提高残次红枣加工利用率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酵母菌在红枣汁中的增殖条件和营养因子对酵母菌增殖的影响进行优化;并以时间、温度、复合糖添加量和含硫化合物添加量为单因素,探讨制备风味型酵母味素的加工方法。【结果】以红枣汁作为培养基,啤酒酵母菌产蛋白质的能力高于产朊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其最适增殖条件为: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g/kg、接种量40 mL/L、培养温度32℃、时间50h、摇床转速190r/min,NH4H2PO4、NaHSO3、MgSO4等营养因子添加量分别为0.03mol/L、0.4g/L和0.4g/L。风味型酵母味素加工方法为:在质量分数20%的啤酒酵母抽提物混合液中按25g/kg添加复合还原糖、按15g/kg添加含硫化合物,于110℃下加热60min。【结论】本试验的风味型酵母味素制备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工厂化生产,还可提高残次红枣的利用率,并可为市场提供新型食品调味料。  相似文献   
34.
[目的]优化番茄醋的生产工艺。[方法]以番茄为主要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产生番茄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番茄醋的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试验表明,酒精发酵在初始含糖量15%、酵母菌接种量0.03%、发酵温度28℃、初始pH 4.0的条件下,酒精度可达到8.2%。醋酸发酵在温度32℃、醋酸菌接种量8%、初始酒精度为7%(V/V)、醋酸发酵pH3.5条件下,醋酸含量达到59.36 g/L。在此条件下,经过澄清调配后可获得呈浅黄色、口味酸甜醇厚、品质优良的番茄醋。[结论]研究可为番茄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柿汁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涩柿为原料,研究了柿汁过滤的处理温度、澄清剂选择和最适澄清条件的确定等生产柿澄清汁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柿法过滤的加热温度以60℃为宜,9种澄清剂中聚酰胺澄清效果最好,澄清的最适条件为:先用1.5%的聚酰胺在45℃下处理柿汁20min,再用0.3%的果胶酶处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石榴发酵酒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石榴酒发酵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参数。【方法】以甜石榴和酸石榴为材料,压榨取汁后,经过主发酵、后发酵和澄清等工序,发酵石榴酒。【结果】酸石榴汁的可发酵性还原糖含量与甜石榴汁相近,总酸含量是甜石榴汁的8倍多;葡萄酒酵母BM45为石榴酒发酵的适宜菌株;主发酵适宜温度为25℃,时间以5 d为宜,发酵温度越高,发酵期越短,酒度越低,甲醇和杂醇油含量越高;SO2添加量以40 mg/L为宜;酸石榴汁发酵酒的酒度和乙酸乙酯含量均明显低于甜石榴汁发酵酒,为不完全发酵;与石榴汁不带籽发酵相比,带籽发酵的主发酵期长,出酒率低,发酵酒的单宁和色度高,颜色深;用带1/3果皮压榨石榴汁发酵的酒质量优于不带皮和带全皮石榴汁;石榴酒适宜的后发酵温度为15℃;添加酒质量0.10%的明胶澄清石榴酒,澄清效果好。【结论】获得了生产石榴发酵酒的适宜加工工艺和参数。  相似文献   
37.
"食品安全保藏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翻转课堂和PBL这2种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藏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对食品工程专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食品发酵方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本文结合专业需求,将创新机制灵活的穿插入发酵实验教学当中,使其成为富有创新性建设的课程体系,再应用于学生实践过程,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实际生产深层次的认识,无论是对于目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是学生从事生产都大有裨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39.
涩柿加工过程中,因热、酸、碱、氧化剂的作用,易导致产品的颜色变深变暗。本试验选用陕西主栽的涩柿品种——橘蜜柿,进行橘蜜柿柿汁的护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DTA 焦磷酸钠 V c是橘蜜柿柿汁的最佳护色剂。护色剂的最佳组合用量为:EDTA 0.025%、焦磷酸钠0.1%、Vc 0.015%。  相似文献   
40.
红枣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分子量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平  陈锦屏  张宝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092-8093,8095
以正交法优化了红枣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参数,采用分级醇沉和分步醇沉的方法研究了红枣多糖分子量的分布。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红枣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温度100℃、时间6h、提取2次;在醇浓度小于80%时,多糖得率与醇浓度呈指数相关;乙醇浓度达80%时,可沉淀出大部分红枣多糖;分步醇沉试验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广泛,以60%和70%醇浓度沉淀出的中等分子量的多糖比例最多,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红枣多糖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