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试验采用雄性核不育大豆互交群体RS6Y研究了南京和Raleigh异地产量轮回选择响应在南京的表现。结果表明,南京选拔牟二轮九体均与基础群体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两轮分别增产9.45%和5.63%,改良效果比较好。Raleigh选择群体与基础群体间的产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两轮选择后产量提高了5.24%。不同地区之间的选择效果差异较大,南京选择的效果显著高于Raleigh选择的效果。产量选择对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的影响不大;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和主茎节数增加,百粒重下降,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产量选择伴随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度的降低,可能与该互交群体的遗传变异度相对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2.
选用中国大豆主要生态区的代表品种12个,在南京(32°N)春播,通过人工光照处理,比较了各类型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光周期反应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2h短光照处理使所有品种的开花期显著提前(P<0.01);开花后进行短日照处理,使除早熟品种东农36和泰兴黑豆以外的其它品种成熟期显著提前(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南方夏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比开花前更加敏感,其它类型品种开花前光周期反应比开花后敏感或前、后期敏感性接近。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开花前和开花后的光周期反应敏感性,与自然光照下相应发育时期的长度正相关。较长的前期有利于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的提高,较长的后期对提高百粒重有利。文中讨论了大豆品种开花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敏感性与原产地日照长度及其它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索PCR技术在猪毛首线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作者对怀化市某猪场猪毛首线虫病例运用临床诊断法结合PCR方法进行诊断。根据粪检查到的虫卵形态和病猪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毛首线虫病;然后利用PCR方法验证临床诊断的结果,确诊该病为猪毛首线虫病。经过防治,7天后病猪基本痊愈,猪场随机抽检的猪粪中未发现虫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