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6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我国不同尺度森林生物量碳的估算和模型模拟等的准确性,该文采用标准木法研究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分布区(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五台山山间盆地、塞罕坝林区)的单木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林分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分布区林分生物量的生长过程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林龄较小时各区林分生物量的差别很小,但随着林龄的增加各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在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林分生物量在林龄25年左右时基本达到稳定,而五台山山间盆地则在林龄35年左右时才基本达到稳定,并且这两个分布区的最大林分生物量都小于关帝山和塞罕坝。②不同分布区生物量的分配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干生物量的比例在关帝山和塞罕坝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都明显大于五台山(P0.05),其中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干生物量所占的比例最小。各区枝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却无明显差异(P0.05)。除五台山山间盆地外,其余3个分布区干生物量的比例与林龄、胸径和蓄积量等林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枝和叶生物量的比例与这些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且都以指数形式趋于稳定值,但根生物量的比例却与这些指标大多无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62.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花的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杂交棉发展迅速。本文对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利用途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江淮流域梅雨的特点和分类以及安徽省梅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安徽地理受各种气团、锋面影响的天气特征,使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了解天气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嫁接对烤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星6007为砧木,农大202为接穗,比较盆栽试验下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嫁接苗和接穗自根苗的烟叶干质量、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干质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在两种氮水平下均为嫁接苗大于自根苗,且差异极显著。随着施氮量的降低和生育期的推进,嫁接苗和自根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都下降,但降幅不同,嫁接苗的降幅较低。以上结果说明,低氮水平下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与烤烟嫁接苗的氮效率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6.
有机酸对土壤钾素活化过程的化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冰  薛刚  张小全  许晓敬  姚健  杨铁钊 《土壤》2015,47(1):74-79
为模拟植物根系分泌主要有机酸(OA、CA)对土壤钾素的活化机理,采用土壤连续培养法,研究氢离子与有机配体对褐土钾素的活化能力及有机酸活化土壤钾素的化学机理。结果表明,用不同试剂连续培养土壤25天,各处理速效钾含量表现为OA 157.65 mg/kg最高,CA-Na 98.49 mg/kg最低,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在溶液浓度相同时,氢离子的酸化作用与有机配体的络合作用之间没有作用顺序差异。研究认为,土壤钾素活化过程是先由有机酸络合溶解后酸性水解的循环过程,有机酸浓度高时,土壤钾活化主要取决于溶液酸度;有机酸浓度低时,土壤主要依赖有机物的络合作用释放钾。在实际生产中将应增加根际土壤中具有络合作用物质的含量作为营养施肥、选育品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CDM林业碳汇项目的泄漏问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CDM林业碳汇项目泄漏的定义、类型以及目前各国的林业碳汇试点项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泄漏的原因、机理、影响范围等方面对造林或再造林项目以及森林保护项目中潜在的泄漏进行分析,提出用决策树方法来确定项目所产生的潜在泄漏,用项目所涉及的范围或泄漏的指示特征来监测项目所产生的泄漏,从政策和项目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和管理林业项目中的泄漏等几点建议,以期对评估和监测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潜在的泄漏以及如何在CDM林业碳汇项目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泄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8.
69.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型 0~ 110cm土层土壤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 )含量、分配比例及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 ,几种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牧草地和农田都显著低 ,而人工林、牧草地与农田之间的差异却不显著 ;轻组有机碳含量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4 6 %和 14 %以上 ,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10 0 %和 2 7%以上 ;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和农田低 ,牧草地与天然次生林的差异不显著 ;颗粒有机碳含量方面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38%和 2 5 %以上 ,而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79%和 4 7%以上 ;非保护性库中有机碳分配比例方面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农田低。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天然林变成农田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 ,而变成牧草地则影响较小。在农田中造林 ,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而在牧草地中造林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对 0~ 5 0cm土层内的土壤物理  相似文献   
70.
通过野外调查测定,研究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杂灌林、山杨和辽东栎林)、农田、草地和人工林(13、18和25年生华北落叶松)植被活体生物量的C贮量.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植被地上生物量C贮量为14.93~25.92 t·hm-2,根系为6.50~7.55 t·hm-2;人工林地上为11.97~45.39 t·hm-2,根系为6.48~7.64 t·hm-2;农田和草地地上分别为0.83和1.09 t·hm-2,根系分别为0.49和1.61 t·hm-2.植被活体生物量C年均积累量,天然次生林地上为2.97~5.15 t·hm-2·a-1,根系为1.67~2.86 t·hm-2·a-1;人工林地上为5.07~6.49 t·hm-2·a-1,根系为1.90~2.10 t·hm-2·a-1;农田与草地地上分别为0.83和1.09 t·hm-2·a-1,根系分别为1.38 和1.03 t·hm-2·a-1.在生长季,草本地上部分C积累呈逐步增长趋势,最高峰在9-10月,10月后下降.细根生物量C的积累量,天然次生林在5、6、9月较高,草地在8月份较低,农田在7和9月较高,人工林在5、9和10月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