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9N2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PCR引物,通过RT-PCR扩增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的HA基因,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asd-pVAX1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VAX1-HA和asd-pVAX1-HA.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瞬时表达.进一步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和X4550,得到两种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菌SL7207(pVAX1-HA)和X4550(asd-pVAX1-HA).以5×109 cfu/只的剂量两次口服接种1日龄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免疫鸡既能检测到HA特异性的血清抗体应答,又能检测到黏膜免疫应答,采用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经滴鼻和口服同时攻毒免疫鸡后,这两种疫苗抑制免疫鸡排毒的效果与灭活疫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2.
为制备能与多种基因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反应的广谱性单克隆抗体,反应谱能够覆盖当前在国内流行的主要优势基因型毒株.通过RT-PCR克隆了QX型IBV CK/CH/JS/2010/12株N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pGEX-6P-1构建了重组质粒pET-N和pGEX-N,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我国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感染的最新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6―2019年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宁夏、黑龙江、湖北等8个省份疑似发生MS感染的鸡场采集样品,进行MS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共获得48株MS分离株。对这些分离株的vlhA基因片段测序和分析显示,其中46株均属于K基因型,另外2株分别属于A基因型和E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流行的MS优势基因型是K基因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基因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制定适合我国鸡群MS控制与净化的策略提供了必要的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筛选出大黄提取物制备药用牙膏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所加蒸馏水温度、搅拌总时长、大黄提取物加入先后顺序为制备工艺主要影响因素,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大黄提取物牙膏感官性状的影响.[结果]所测蒽醌类成分符合试验要求.最终确定水温50℃、搅拌15 min、大黄提取物预先与丙三醇混合的试验工艺,方可使得膏体长时期稳定不变色.[结论]制备所得的大黄提取物药用牙膏膏体细腻光亮、气味清凉、黏稠度适中,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旨在探究兔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CARD domain containing 3,NLRC3)基因序列、分子结构和体内外表达特性。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17338739.1)设计引物,PCR扩增并克隆兔NLRC3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NLRC3-HA,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探究兔NLRC3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LRC3基因在兔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后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兔NLRC3基因编码区长3 192 bp,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显示,兔NLRC3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性较高,并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兔NLRC3由N-端、NACHT及LRR结构域组成,三级结构模型呈单曲率马蹄形,凸面由α-螺旋组成,凹面由β-折叠组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兔NLRC3位于细胞浆中,且不与线粒体共定位。兔NLRC3基因在所有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肠系膜淋巴结、淋巴滤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机体后,在脾脏、肝脏、肾脏中兔NLRC3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表明兔NLRC3基因参与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综上,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兔NLRC3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其为胞内受体,在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并参与了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探究兔NLRC3在炎症反应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6.
猪圆环病毒2型江苏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15个猪圆环病毒2型(PCV 2)江苏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以这些毒株的ORF2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经序列比较发现,所有分离株均属于2b基因群,其中7株为1A/1B亚群、8株为1C亚群;毒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3.6%~100%,所编码的Cap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2.3%~100%。PCV 2江苏分离株Cap蛋白的主要变异区域为53~90、121~151和190~210位氨基酸;R59、R89、S90、S121、T134、S169、A190、E210为1A/1B亚群分离株的特征氨基酸,而F8、I53、N68、L89、T90、T121、N134、R169、D210、I215、K234则是1C亚群分离株的特征氨基酸。  相似文献   
47.
多重PCR检测猪源大肠杆菌毒素基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猪源大肠杆菌产生的4种主要毒素(STa、STb、LT、SLT-2e)基因序列,设计4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建立多重PCR方法。该方法能快速地检测和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菌株,准确地了解所检测菌株产生肠毒素和志贺样毒素的情况。对215株猪源病原性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其中STa为52.56%,STb为26.51%,STa STb为8.84%,STa STb SLT-2e为6.51%。这表明多重PCR可为猪源大肠杆菌毒素基因的检测提供一种更加快速、经济、易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48.
何海  张小荣  赵沙沙  邵晶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3):178-185,21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收集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 2010及SPSS 24.0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及功效统计,并对频数大于40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对频数较高且在聚类分析中聚为一类的配伍中药进行成分、靶点筛选,将其靶点与在GeneCards数据库和Malacards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靶点进行匹配,获取高频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靶点;采用STRING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464首,涉及中药414味;其中以补虚药、清热药较多见,归肺、胃经居多,以寒温、苦辛为主;累计频次最高且聚为一类的是黄芪、防风、白术。获得活性成分共32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汉...  相似文献   
49.
原核真核双表达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原核启动子Ptrc和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从EGFP原核表达质粒pYA3334—EGFP上切下,然后将其插入至真核表达质粒pVAXI真核启动子Pcmv的下游,构建成具有真核和原核启动子的双表达杂合质粒pVAXD-EGFP,其长度为3823bp。将pVAXD—EGFP分别转化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和转染COS—7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可见光谱扫描、SDS—PAGE测定EGFP原核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在COS—7细胞内的表达。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茵X4550(pVAXD-EGFP)表达EGFP的量与仅以原核方式表达EGFP的X4550(pYA3334—EGFP)相当;将质料pVAXD-EGFP转染COS—7细胞,EGFP可在COS—7细胞核和胞浆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强烈荧光。结果表明:不仅成功地构建原核、真核表达集中于同一质粒的新型质粒pVAXD-EGFP,而且原核、真核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很高水平,显示其在新型重组细菌疫苗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鸭肠炎病毒(DEV)基因组序列,在抗原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5对引物,以DEV标准强毒株DPV-F37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分别扩增DEV gB基因主要抗原域编码区(328~552 nt、667~1 164 nt和1 519~1 797 nt)和gC基因主要抗原域编码区(67~402 nt和472~837 nt).将目的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获得重组表达栽体pGEX-6P1-gB1、pGEX-6P1-gB2、pGEX-6P1-gB3、pGEX-6P1-gC1和pGEX-6P1-g02.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BL21宿主菌,经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得了良好表达,融合蛋白大小分别为35、45、37、38和40ku左右.以兔抗DEV多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抗血清与表达的5种融合蛋白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提示所有表达出的目的蛋白均具有与天然蛋白相似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