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羽衣甘蓝中叶黄素的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的开发羽衣甘蓝中的叶黄素,试验研究了羽衣甘蓝不同部位的叶黄素含量,考察了光、热、pH、金属离子、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羽衣甘蓝中叶黄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中等叶片叶黄素含量最高位,为129.4mg·kg~(-1),其次是完全叶,老叶和幼叶中含量较低,茎秆含量最低,仅为7.4mg·kg~(-1)。羽衣甘蓝叶黄素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pH的增加而升高,在pH 10~12时稳定性较高。光照、金属离子、过氧化氢和维生素C引起叶黄素含量下降,其中Fe~(3+)和Cu~(2+)比Na~+和Zn~(2+)引起的下降幅度大,阳光比日光灯引起的下降幅度大。  相似文献   
22.
一氧化氮对瓶插月季呼吸作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 SNP) 为一氧化氮供体, 研究了NO及其清除剂PTIO (2-phenyl-4, 4, 5, 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 处理对切花月季瓶插过程中生理变化及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0.1 mmol·L-1 SNP释放的NO可以降低月季切花的萎蔫率, 延长瓶插寿命, 增加花枝鲜样质量, 抑制COX (细胞色素氧化酶) 、AO (抗坏血酸氧化酶) 、PPO (多酚氧化酶) 活性, 抑制月季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 延缓二者跃变高峰的出现, 延缓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 PTIO的处理提高了上述SNP处理下COX、AO、PPO的活性, 提高了呼吸速率, 促进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上升, 但抑制了乙烯的释放, 初步说明NO可能参与衰老过程中呼吸作用的末端氧化酶的活性调节。  相似文献   
23.
将HACCP体系应用于出口浓缩苹果清汁的生产过程中,对浓缩苹果清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立了原料验收、拣选、后巴氏杀菌、灌装前过滤、发运前检查签封五个关键控制点,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实验确立了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和纠偏措施.同时,对HACCP体系的有效运行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24.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具有嗜酸耐热的特性,是果汁工业中关键的质量安全因子.本文基于我国浓缩苹果汁产业现状,以及耐热菌对苹果汁行业的危害,系统分析了目前果汁行业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并基于现有的方法,探究了整条浓缩苹果汁生产链条上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具体控制措施,以期为苹果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微波预处理原料对苹果汁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止苹果汁在贮藏过程中褐变,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和时间预处理原料苹果,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苹果汁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以提高苹果汁的色值,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引起氨基态氮含量的下降,并使苹果汁的酸度略微提高。在微波功率为720~900 W,处理时间75~125 s时,果汁色值较高。室温贮存45 d后,微波功率900 W,时间为100 s处理的果块,果汁色值为67.8,比未经微波处理的高91.5%。微波预处理是防止苹果汁褐变的一种简便安全、合理经济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6.
以花生、绿豆为主要原料,研究了花生绿豆复合罐头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花生的最佳预煮条件为:在85℃的水中预煮5 min,料水质量比为1∶3.5;绿豆的最佳预煮条件为:95℃的水中预煮7 min,料水质量比为1∶4;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食盐2.0%,香料1.0%,蔗糖1.5%;排气条件为:90℃水中恒温6 min,杀菌条件为100℃水中杀菌9 min。制得的花生绿豆复合罐头汤汁呈均匀褐色,花生为淡红色,绿豆为翠绿色,皆颗粒完整无破损,且香嫩可口,香味柔和协调。  相似文献   
27.
一氧化氮对双孢蘑菇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O在常温(25±1℃)和低温(4±1℃)条件下对双孢蘑菇‘F56’贮藏过程中相关品质(失重率、开伞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9 mmol/L SNP释放的NO显著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失重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上升,减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延缓Vc的降解,抑制了开伞率的增大;使CAT、POD的活性显著增强,同时降低PPO活性。因此,0.09mmol/L SNP处理显著提高了常温和低温下双胞蘑菇‘F56’ 贮藏期间的CAT、POD活性,抑制了PPO活性的升高,延缓了菇体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28.
为寻求一种简便、高效的微波处理切分莲藕的防褐变方法,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微波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火力为P50,微波处理时间为80s,藕片厚度为5-6mm。莲藕经此工艺加工后,抑制了藕片贮藏过程中PPO的活性,降低了藕片的褐变度,减少了淀粉、糖、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损失,在4℃条件下可保存7d。  相似文献   
29.
不同贮藏温度下油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秦光2号油桃为供试材料,在不同贮藏温度(1,3,5和7℃)下,研究了油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结果表明,油桃对不同冷害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以5℃时最为敏感,在该温度下贮藏10 d即表现出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显著降低,果实的褐变指数、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冷害使油桃果实的硬度在贮藏后期异常增加,呼吸和乙烯代谢异常(二者的最大值提前10 d出现);冷害发生后,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UHT乳在接入不同数量级的嗜冷菌时,不同储存温度下UHT乳中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1)采用混培法,将原料乳从原液稀释至10-5稀释梯度,每个梯度做2个平行,6.5℃培养10 d,分离纯化保留单个菌落;(2)运用嗜冷菌基因组DNA提取与PCR反应鉴定筛选出优势嗜冷菌;(3)选用乳平板可视鉴定法,筛选出产蛋白酶能力最强的菌株。(4)采用BCA蛋白浓度测定法,将UHT乳稀释8倍、12倍、20倍、24倍、28倍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测定不同稀释倍数的UHT乳在蛋白浓度测定试验中线性关系最好的稀释倍数。(5)UHT乳同时接入103、104、105 CFU/mL的优势嗜冷菌,3组试验组分别在4、7和21℃环境下储存,培养7 d,每24 h BCA蛋白浓度测定法检测一次蛋白浓度。【结果】(1)在33份生鲜乳样品中,共筛选出212株嗜冷菌。(2)假单胞菌为生鲜乳中优势嗜冷菌,分离率为5.19%。(3)99号菌株假单胞菌产蛋白酶能力最强,透明圈带直径为0.3 mm;(4)UHT乳在28倍稀释浓度下的蛋白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