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1.
小麦基因组DNA改良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标准SDS法、CTAB法、改良SDS法、CTAB法对小麦基因组DNA提取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方法所提DNA浓度和纯度都较好,但耗时、设备条件要求高;改良方法所提DNA浓度和纯度虽不如标准法,但依然符合实验要求,而且省时、经济、易操作。改良CTAB法提取DNA质量好于改良SDS法,改良方法尤其改良CTAB法是一种适合小麦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此方法可用于教学实验和科研中对大量材料DNA的提取,其质量可满足对DNA质量要求较高的实验需要,如AFLP技术。  相似文献   
112.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近年来已应用于小麦及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种质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材料鉴定、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目的基因的分子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AFLP技术原理及其在小麦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3.
贵州省区试小麦品系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贵州省2001~2003年参加省和高海拔区试的30个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检测到37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1~8个,平均为3.08个。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048~0.346,平均值为0.197,SSR标记能将全部品系区分开来,30个小麦品系可分为5类。研究表明SSR分子标记在鉴别品种和品种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4.
采用顺序C-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提莫菲维小麦与光稃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中的外源遗传物质进行鉴定。GISH分析结果表明,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具有2对清楚的杂交信号,说明该后代中可能含有稳定的外源遗传物质,且以易位的染色体片段形式存在。对该后代进行顺序C-带-GISH分析将杂交信号分别定位于提莫菲维小麦的7A和6G染色体短臂上,提莫菲维小麦的7A和6G染色体中含有光稃野燕麦的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