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2篇
  3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发病原因 仔猪生后第1星期内不能进行糖原异生作用,完全依赖母乳作为机体的营养来源。如果此时摄食母乳糖原不足,则体内糖原可迅速耗竭,血糖降低,导致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营养障碍,严重时使机体陷入昏迷状态,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32.
133.
通过对平罗县地膜马铃薯生产现状、经济效益的分析,并针对早熟菜用型地膜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5项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34.
以松辽黑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前短期高钙日粮对猪采食量、日增重、背最长肌肉色、失水率、初始及最终pH、剪切力以及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的影响。选取健康、初重为(90.2±2.8)kg的松辽黑猪48头,随机分成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7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Ca2+浓度为0、0.5%、1.0%和1.5%的CaCl2或甲酸钙。结果表明:1.0%和1.5%的氯化钙明显降低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P0.01),1.5%的甲酸钙比0.5%和1.0%甲酸钙极显著或显著降低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且甲酸钙与氯化钙差异极显著(P0.01);对肉色、失水率、初始及最终pH、剪切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降低剪切力值的趋势;对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甲酸钙显著优于氯化钙(P0.05),以1.0%甲酸钙的效果最好;剪切力值与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5.
文章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探索了如何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机械化插秧具有高产、稳产、节本、增效、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育种田大户的优势。宝应县黄塍镇是一个临靠县城的小镇,水稻面积1 805 hm2,从2005年推广机插秧至目前,已拥有步进式手扶插秧机96台、6行高速插秧机1台,机插面积达1 266hm2,占水稻面积70.5%。机插秧有3种运作方式:⑴机插秧专业合作社;⑵机手和种田大户育秧点;⑶农  相似文献   
137.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为了比较7株不同来源的Vp对斑马鱼的毒力大小及致病能力,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测定96 h内Vp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age,LD_(50)),用累积法和Bliss法对比分析LD_(50)指标。结果显示:Vp KNH1无致病性。其他菌株感染后,均表现出腹部出血,腹腔有腹水,内脏出血等症状。用累积法和Bliss法分析人类致病菌株ATCC17802、ATCC33847及水生动物致病菌株Vp13、Vp31、Vp41、Vp57共6株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LD_(50),累积法计算得到的LD_(50)分别为6.0×107、7.4×107、3.9×107、1.6×108、1.6×108、9.3×107CFU/m L;Bliss法得到的LD_(50)分别为:5.0×107、7.6×107、3.6×107、1.5×108、1.6×108、9.4×107CFU/m L。研究结果发现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LD_(50)数值差距较小,结果相似,不同菌株毒力强弱的顺序均为:Vp13ATCC17802ATCC33847Vp57Vp31≥Vp41Vp KNH1。综上所述,累积法及Bliss法均可用于检测细菌毒力大小,但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得Bliss计算方法更加简便,为更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8.
枣树花果期管理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坐果率。经多年探索研究,发现提高枣树坐果率与枣树本身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管理水平和气候条件有关。一、落花落果原因枣树落花落果主要由树体营养物质不足、花期外界环境条件不良或病虫危害引起。1.树体营养不良枣树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同步进行,且花量大、花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竞争养分和水分矛盾突出,此时,如果树体营养跟不上,就会导致大量落花落果,这是枣树坐果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获得群体感应(QS)信号分子降解能力更强的突变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增强其在水产细菌性病害防治中的效果,为水产养殖业利用细菌QS淬灭机制防治细菌性疾病提供借鉴.[方法]以具有降解QS信号分子特性的短小芽孢杆菌F3-1为出发菌株、紫外线和亚硝酸钠(NaNO2)为诱变剂进行诱变选育;以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a violaceum ATCC12472)为报告菌株筛选正向突变,经连续传代25代后测定其遗传稳定性;采用单因素试验测定培养时间、pH、盐度和温度对突变菌株降解QS信号分子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扩增QS抑制基因aiiA及SDS-PAGE分析验证突变菌株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种诱变方法共获得205株突变菌株,以紫色杆菌为报告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具有QS抑制作用的正向突变株4株,编号分别为FF1-2、FF3-2、FF3-3和FF4-1.其中,突变菌株FF1-2的蛋白产量达47.48±2.87μg/mL,约是出发菌株F3-1的3.12倍,对紫色杆菌的褪色圈直径是出发菌株F3-1的2.96倍,抑制紫色素的能力较出发菌株F3-1提高64%,说明该突变菌株具有很强的QS抑制能力;连续传代25代后,突变菌株FF1-2的产蛋白能力及对紫色素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变化(P>0.05).突变菌株FF1-2在培养时间为40 h、温度30℃、盐度0.5%、pH 7.0时,紫色素褪色效果最佳.从出发菌株F3-1和突变菌株FF1-2中均能扩增获得753 bp的aiiA基因,且通过SDS-PAGE分析验证二者在28 kD处均呈现出特异条带.[结论]采用诱变育种技术筛选得到的突变菌株FF1-2能显著提高QS抑制能力,且该抑制能力能稳定遗传,即通过诱变育种技术提高短小芽孢杆菌的产酶量及酶活力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改进了非参数统计依靠大样本保证精度,避开参数统计中水文频率分析计算的线型假设问题。以非参数统计理论为基础,把变换理论和非参数统计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直接对经验分布函数拟合的非参数回归的变换方法,并将其用于水文频率分析计算。蒙特卡罗统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的,为水文频率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