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秸秆覆盖还田对农田土壤蓄水能力及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阐明秸秆覆盖还田的重要性,并为石家庄地区推广小麦和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10月~2013年6月(2个小麦-玉米轮作周期),以不秸秆覆盖还田为对照(CK),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还田(小麦秸秆还田量为4 500 kg/hm^2左右,玉米秸秆还田量为7 500 kg/hm^2左右)对农田土壤蓄水能力以及玉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处理的玉米和小麦农田2 m土体储水量均〉其CK,其中,玉米生长期储水量增幅为2.16%~13.62%,小麦生长期储水量增幅为0.95%~4.50%;单位面积穗数、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均≥其CK,其中,玉米增产9.39%,小麦增产11.70%。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提高农田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玉米和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石家庄市农业物联网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针对石家庄市农业物联网发展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3.
以口感型番茄农博粉18109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内土壤栽培方式,共设置A、B 2种试验,A为基肥增施不同类型钙肥试验,B为基肥增施不同类型钙肥+叶面肥试验,研究不同钙肥对番茄品质及脐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过磷酸钙,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和显著增加4.81%和8.87%;增施钙镁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20%、5.95%和8.49%。在配合喷施叶面肥(氨基酸钙)的情况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硝酸钙,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9.23%;增施钙镁肥,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58%和7.70%,且裂果数显著降低了77.78%,未发现脐腐病果实,产量显著增加43.82%。此外,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3种钙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水溶性钾含量,配合补充叶面肥,土壤中水溶性钙的含量也分别显著提高131.75%、138.10%、146.03%。综上,选择最优处理B3作为口感型番茄生产中的施肥推荐量。  相似文献   
24.
摘要:为提高日光温室草莓土地资源利用率、 提升种植效益,总结出了日光温室草莓与鲜食玉 米套作技术,每667 m2 套作鲜食玉米可收获鲜穗约 3 200穗,经济收益可增加3 000元以上,通过严格 的产地环境把控,合理的茬口安排,适宜品种的选 择,对套种过程中温、光、水、肥管理等关键环节 进行了系统介绍,以供种植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5.
摘要:为筛选适宜河北省露地栽培的加工辣椒品种,从不同地区引进10个品种进行筛选试验,对各品 种辣椒的生长、果实、产量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综合评价较高和田间表现较优的品种进行品 质指标测定。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并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3.81%,能 综合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大部分指标,且云辣素1号、天宇、艳红等综合得分较高。综合主成分分析以及单 株结果数、红绿果比和667 m2 产量等田间表现,选取综合指标较优的深红8号、美红9号、天宇、内黄新一 代和湘辣702共5个品种进行品质指标分析;其中,天宇的可溶性蛋白、二氢辣椒素和降二氢辣椒素含量 均高于其他品种,且产量也存在优势。因此,初步筛选出天宇作为河北省加工辣椒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6.
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的12个黄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农艺性状评价方法,通过测定12个黄瓜新品种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光合指标、产量指标、田间长势等指标,研究了新品种在石家庄地区的适应性,以期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种植的黄瓜新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黄瓜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光合指标、田间长势等表现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黄瓜品种,若仅追求高产,则可选择“科润99”和“L118”;若既追求高产又追求生长期长,则可选择“津优211”“L118”“L110”;若仅追求品质好,则可选择“津旱丰华”。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究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育苗的影响,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0、20、40、60、80、100mg/株)的哈茨木霉菌剂进行番茄育苗试验,比较分析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且添加量为20~60 mg/株时有利于培育壮苗,其中,20 mg/株用量处理的番茄幼苗生长指标最优,其茎粗、地下部鲜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最大,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57%、48.53%、33.26%、42.12%。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苗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20mg/株最有利于番茄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28.
针对设施草莓连作障碍问题,采用日光消毒配合棉隆、威百亩熏蒸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棉隆、棉隆、日光+威百亩、威百亩4种处理对土壤真菌抑制率、草莓死苗率、植物学性状、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棉隆与威百亩处理的真菌抑制率、死苗率、产量间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日光+棉隆处理真菌抑制率均值最高,为87.00%,威百亩处理真菌抑制率均值最低,为73.00%;日光+棉隆处理死苗率最低,为6.67%,威百亩处理死苗率最高,为12.33%;日光+棉隆处理667 m2产量最高,为1352.43kg,威百亩处理667m2产量最低,为1 258.00 kg。棉隆、日光+威百亩处理在真菌抑制率、死苗率、产量均处于中游水平,与日光+棉隆、威百亩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日光+棉隆处理抑制土壤真菌和降低草莓死苗率效果最好,且能有效提高产量,是最佳的土壤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