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合理利用栗园改造而废弃的栗树枝条,开展板栗木屑栽培香菇研究。分别用杂木屑、板栗木屑及其混合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结果发现板栗木屑持水性较杂木屑差,吸水性比杂木屑强,但是出菇后劲足,香菇产量高,生产中要注意水分的添加量,合理利用板栗木屑资源;香菇子实体品质分析表明,板栗木屑栽培香菇品质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能提高香菇子实体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22.
信阳234的籽粒灌浆特性及蛋白质、淀粉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稻茬麦区的气候条件下,本试验对小麦品种信阳234的灌浆特性、蛋白质和淀粉积累动态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如何进一步挖掘该品种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主攻方向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
强化产业集聚和提升产业质量是推动我国由食用菌产业大国转为强国的重要途径,研究我国食用菌产业地理集聚特征及空间演变趋势,对于科学优化食用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探究产量居我国食用菌前2的香菇和黑木耳产业地理集聚特征、空间演变趋势、影响因素,为我国香菇和黑木耳产业科学布局及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运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基于2010—2020年我国香菇和黑木耳的相关产量及面板数据,对我国香菇和黑木耳的地理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香菇和黑木耳“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现象明显;香菇产业集聚程度升高,而黑木耳产业集聚程度下降;香菇和黑木耳地理集聚的高-高(H-H)象限所对应的省份变化不大,香菇低-低(L-L)象限所对应的省份增加,黑木耳低-低(L-L)象限所对应的省份减少,黑木耳高-低(H-L)象限所对应的省份增加;城镇化率和小麦产量对香菇生产布局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率和农机台数对黑木耳生产布局集聚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蔬菜价格指数对香菇和黑木耳生产布局集聚呈现负向抑制作用。加强省际间沟通交流,提升小麦等主粮产量,推...  相似文献   
24.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中使用发酵后熟化工艺处理培养料,分别加入尿素、磷酸氢二铵、氨基酸水溶肥、麦麸等氮源,研究其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添加15%麦麸,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达到86.89%,子实体氨基酸和蛋白质总量显著提高,分别为21.22%和29.1 g·100-1g-1,同时菌盖变厚,菌肉韧性、不易裂,气味浓郁,投入产出比最高.  相似文献   
25.
为了更加节能高效地实现香菇菌棒的统一转色,并探索香菇菌棒工厂化转色新技术。试验利用工厂化设施设备,对香菇菌棒转色期菌丝细胞呼吸所不断产生的热量加以蓄积和调控,在不用空调控温的情况下完成菌棒转色;并对转色期间的菌棒形态和料温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利用菌丝生物热进行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棒(庆科212)的转色,15~17 d即可完成;菇房单位面积存袋量越多,料温峰值出现时间越早、料温峰值越高、料温越高、料温波动越大;转色成熟香菇菌棒其料温自然趋向香菇(庆科212)出菇适温。  相似文献   
26.
对引进灰树花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HSH4适应性较强,菌丝长速快、长势好,子实体色泽灰白,开口催蕾时菌丝抗逆性较强,现原基袋数可达100%,较容易达到稳产效果;HSH2子实体灰黑色,菇形好,但开口催蕾时易染杂菌,现原基袋数在90%左右,催蕾期需要更精细地处理好通风与保湿关系。  相似文献   
27.
杂交稻新组合D优527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 5 2 7制种的花期相遇、制种行比 (父母本栽植规格 )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花期相遇指标以母本早父本 2天始穗为好。两种不同栽培规格 ,以 2 .5m厢宽的产量高于 2 .7m厢宽 ,增产达 5 1 .6%。总结出花期相遇父母本对应叶龄回归方程 ,提出了最佳“92 0”喷施时期以及厢宽等几个高产制种值得重视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8.
花生施用混合型菌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施用复合型菌肥对花生抗病性、经济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型菌肥可有效降低花生株高,防止病害,提高经济学性状指标和产量.  相似文献   
29.
豫南稻茬麦区优质高产小麦育种目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豫南稻茬麦区小麦育种工作的现状,依据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小麦生产水平,结合几个推广品种的性状特点,提出了应以培育优质高产、稳产、耐湿、多抗、早熟小麦品种为目标。具体性状指标要求:选育半冬性多穗型品种,产量三要素中要突出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要求中等或偏上即可,早熟或中熟,灌浆速度快,半矮杆,抗倒伏能力强,耐湿抗病,适应范围广,播期弹性大,抗逆力强。  相似文献   
30.
浙丰 2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利用皖鉴 7909与浙 908杂交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弱筋专用小麦新品种, 2003年 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