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02年和2003年,在都兰县巴隆乡托托村人工授精配种站对639只柴达木绒山羊进行了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试验。试验山羊颈部皮下注射三合激素(ITC)1.0ml,成年山羊的同期发情率在80%以上,初配羊为69.5%,低于成年母羊(P<0.05)。成年山羊采用子宫颈深部输精,输入辽宁绒山羊1∶1稀释精液0.1ml,情期受胎率达到64.8%,初配母羊采用阴道输精,情期受胎率为19.4%,低于成年母羊(P<0.01)。  相似文献   
32.
实验测试过程中采用的是碳纤维木质复合板。通过碳纤维与木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搅拌机将掺入的异氰酸酯和一定量的丙酮按比例与碳纤维均匀混合,然后将溶胶的碳纤维与混胶的木纤维均匀混合热压复合而成,通过对碳纤维不同混合方式及不同混合比例,得到其电磁屏蔽特性的数据。从数据中显示,碳纤维的加入赋予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电特性和屏蔽特性,且表面电阻率和电磁屏蔽特性与掺杂的碳纤维方式及比例呈现一定的正效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特征预测宏观性能,为屏蔽材料的设计及优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正>大棚秋番茄夏播秋收,能避开露地番茄上市的高峰期,秋季上市,效益好,是大棚生产的重要茬口,现对陕西陇县秋延番茄生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整理。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性强、早熟、高产,耐贮藏的品种。目前生产上的常用品种有:特罗皮克、毛粉802、世纪粉冠王、金棚、佳粉1号、强丰、L401等。  相似文献   
34.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蛋白质饲料不足。苜蓿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豆科牧草,积极推动苜蓿产业发展在全面提升奶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发展苜蓿产业,草农可获得纯收益672.70元/亩,奶牛每年可增纯收益1588元/头,且对粮食安全不构成威胁。应在苜蓿种植、良种推广、加工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每年约需10亿元资金。  相似文献   
35.
2001年引进红清水桃,经过嫁接扩繁,表现果个大且整齐度好、色泽鲜艳、耐贮运、品质优、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值得发展的中熟桃品种。1主要性状1.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60g,最大320g。两半对称,缝合线浅,果顶平,成熟时果面70%呈玫瑰红色,茸毛较少。果肉白中带红,硬肉,质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左右,黏核,品质优。1.2植物学特性树势强健,树姿直立。1年生枝红褐色,平均节间长1.8cm,新梢平均年生长量45.5cm。叶片平均长15.2cm、宽3.7cm,叶尖渐尖,叶基楔形,叶缘钝锯齿状,蜜腺1~4个。花为蔷薇型,花瓣5个,雌蕊多为1个,个别为2…  相似文献   
36.
鸡脾脏中B淋巴细胞的发育及其定位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gM、IgG和IgA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gM+、IgG+和IgA+B淋巴细胞在鸡脾脏中的出现、迁移、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的发育过程以及组织定位分布特点。结果显示,IgM+和IgA+细胞在胚胎15日龄时开始出现,IgG+细胞在胚胎18日龄时出现,21日龄雏鸡脾脏的红髓和生发中心中出现以IgG型为主的浆细胞。各日龄IgM+、IgG+和IgA+细胞主要分布在脾脏的特征性组织结构—椭球周围淋巴鞘和生发中心中,这些结构也随着B淋巴细胞的增多而不断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的数量随着日龄增长持续增加,直至21日龄时趋于稳定,各日龄B淋巴细胞数量始终以IgG+细胞最多,IgM+细胞次之,IgA+细胞最少。结果表明,鸡出壳初期,脾脏的体液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21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