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稻纹枯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较高水平的抗源.王子斌等~([1])研究表明,对水稻纹枯病进行苗期鉴定会缩小品种间抗感差距.而目前对水稻纹枯病成株期的鉴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法,使得抗病品种的利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影响了水稻抗纹枯病育种工作的进展~([2]).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3.
<正>为促进"IPA1产量基因的分子育种利用"项目各任务承担单位间的交流,总结项目2014年度项目研究进展情况,讨论部署2015-2016年的研究计划,2015年4月13—14日项目组在海南陵水召开了项目的交流会和田间现场观摩会,项目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谢华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斌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  相似文献   
34.
转基因植物选择标记基因删除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4种转基因植物选择标记基因删除技术——(共转化法(co-transformation)、转座子法(transposable element)、位点特异性重组法(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染色体内同源重组法(intrachromosomal recombination)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展望了删除技术的前景。删除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商业化,还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2011年4月19日,在福建省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主任谢华安研究员的倡议下,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专题一海南现场观摩会在福建省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举行。  相似文献   
36.
对籼稻材料PT46(高脂肪酶活性)和WP20(低脂肪酶活性)及其F2群体进行了脂肪酶活性的定量测定和遗传分析。χ2测验结果表明,F2群体表现型分布符合1∶2∶1的孟德尔分离比,表明脂肪酶活性高低由1对单基因控制,低脂肪酶活性为隐性性状。结合SSR分子标记,以F2群体为定位群体,将脂肪酶活性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上,与SSR标记RM7和RM232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4.8 cM和4.1 cM,暂命名为la(lipase activity)。采用人工老化的方法,以种子发芽率和老化指数评价两亲本及其F2群体的耐储藏特性,结合所测定的脂肪酶活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脂肪酶活性高的材料,发芽率降低迅速,老化指数增加很快,而脂肪酶活性较低的材料,老化指数变化相对较慢,即脂肪酶活性低的材料较耐储藏。经10、20 d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后的种子老化指数与种胚脂肪酶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65**和0.4703**,表明老化指数与脂肪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7.
利用SSR标记定位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引起的广泛发生在我国南北稻区及世界各稻区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严重阻碍水稻高产与稳产。挖掘和利用广谱稻瘟病抗源,通过基因累加手段将不同抗稻瘟病基因聚集于一体,可延长抗稻瘟病品种应用年限。本研究应用6个稻瘟病菌系四川-1、四川-4、四川-9、四川-31、四川-39和四川-41,对广谱抗性粳稻品种云引F2群体进行田间注射接种,结果表明云引F2群体对所用的6个稻瘟病菌系均表现为3(抗病):1(感病)的分离比例,说明这些抗性均为单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利用Mapmaker3.0/QTL将云引对四川-1菌系的抗稻瘟病基因初步定位在水稻的第11染色体上,云引对四川-4、四川-9、四川-31、四川-39和四川-41的抗稻瘟病基因初步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38.
[目的]穗粒数的增加可以直接提高水稻的产量,簇生穗能增加穗粒数和着穗密度.为考察簇生稻品种内江P164与对照单粒稻品种9311中OsCl-6等穗发育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探索通过调控品种中特定基因的表达量来指导水稻生产,为高产水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取种植于网室大田的簇生稻品种内江P1...  相似文献   
39.
【目的】烟稻轮作生产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氮肥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为明确优质稻“福香占”在福建烟后稻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方法】本研究设置CK(0)、N1(51.75)、N2(103.5)、N3(155.25)、N4(207 kg/hm2) 5个氮肥(以纯氮计)水平,在大田环境下,分析“福香占”光合特性、田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香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随施氮量增加,“福香占”生育期逐渐延长,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叶绿体大小、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均上升,N3或者N4达到最高。两年穗总粒数和田间产量均是N2最高,结实率、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稻米加工品质N2处理表现最好,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受氮肥水平影响不显著。蛋白质含量随氮肥量升高而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均随氮肥量增加而降低,消减值升高。N<...  相似文献   
40.
水稻转化过程中,多个拷贝数整合到基因组中影响遗传稳定性和基因表达。传统的Southern杂交检测法鉴定费时费力,不适合目前高通量和自动化的检测要求。因此研究通过比较定量除草剂草铵膦抗性基因(bar)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2,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拷贝数检测法。利用此体系对9个独立的异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OsPIMT1转基因T0代植株进行了荧光定量分析,其中6个为单拷贝,3个为双拷贝,经过Southern杂交和分离比分析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定水稻含有草铵膦抗性基因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