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8篇
  19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装配线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文章针对鸭嘴式机械精量穴播器进行混流装配线规划,应用Petri模型梳理穴播器装配工艺,设计三种穴播器装配线工位划分方案。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分析三种方案的工人利用率和装配系统输出量,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装配线规划方案,分析无暂存区及有限暂存区时对装配线系统生产效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设置线边暂存区容量,结果表明有限线边暂存区可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平均利用率和产线输出。对最终方案进行装配线平衡分析,平衡率为86.09%,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为解决传统喷施系统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基于双阀控制的精准间歇式喷施系统。针对喷施系统多能域相互耦合的特点,采用键合图方法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并基于20-sim键合图仿真平台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压力工况下的喷雾压力动态特性。试验研究喷施系统在0.2、0.3和0.4MPa压力下喷头的喷雾压力动态特性,并采用轮廓分析统计学方法研究仿真结果的准确率。试验结果表明:车速为0.8m/s,作物间距20cm,作物茎叶覆盖直径10cm情况下,间歇式精准喷施系统的喷雾准确率89%,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合置信水平为0.088。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间歇式精准喷施系统的喷雾压力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硝态氮在宁夏黄灌区灌於土中的基本运移规律,采用水平土柱进行硝态氮水平运移规律研究,并采用自制垂直土柱完成了硝态氮垂直运移规律研究。硝态氮水平运移规律研究表明:硝态氮运移与水分湿润峰迁移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随着硝态氮运移距离的增加,硝态氮浓度升高,并在湿润峰处累积;硝态氮浓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呈幂函数关系;硝态氮运移速率随运移距离增加而减小,且呈冥函数关系。硝态氮垂直运移实验表明:由于有机质和粘粒含量不同,各土层硝态氮穿透曲线差异较大;CXTFIT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关性很好,说明可以使用CXTFIT模型进行土壤硝态氮运移预测和土壤硝态氮运移参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蚕丝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但千百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养蚕业一直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零散经营为主.由此带来了茧质差、效益低及先进的科学养蚕技术难以推广等弊端.随着我国蚕业形势的逐步好转及蚕茧价格的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农民植桑养蚕的积极性,近年来在山东蚕区又掀起了植桑养蚕的热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的那种"家有一亩桑,致富奔小康"的经营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蚕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5.
为了筛选适合榆林栽培黑枸杞适宜的施肥量。分析了施肥方式和施用量以及灌溉对植株高度和基径粗度、鲜果产量和出干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在榆林,单纯灌溉可以促进黑枸杞的高生长,但不能提高基径粗生长和果实产量。不同阶段施用不同类型肥料的组合施肥方式肥料偏生产力高于单一施用平衡肥的传统施肥方式。黑枸杞栽培适宜灌溉与组合施肥相结合,总施肥量为180 kg/hm~2,其中开花前期施高磷肥(N∶P2O5∶K2O=16%∶40%∶10%)、幼果期施平衡肥(N∶P2O5∶K2O=15%∶15%∶15%)、果实膨大期施高钾肥(N∶P2O5∶K2O=6%∶13%∶31%),每次60 kg/hm~2。该处理与灌水但不施肥相比,地径、株高、鲜果产量、出干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4.37%、22.89%、51.92%、15.47%、75.89%,同时还具有培肥或保持地力作用,季后0~20 cm表层土壤水...  相似文献   
86.
研究土壤中污染物含量与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评估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邻氨基苯甲醚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生物量(Bc),并采用培养和形态分类法测定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种类,建立邻氨基苯甲醚含量与土样中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c与邻氨基苯甲醚含量呈现负相关,并且它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其中对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所检测土样中不能检测到可培养放线菌。因此,通过考察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可以评估土壤受邻氨基苯甲醚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7.
秋覆盖的保水效应及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高(9000 kg·hm-2)、中(6000 kg·hm-2)、低(3000 kg·hm-2)3种不同量秸秆覆盖和平覆、垄覆2种不同方式的地膜覆盖,以全程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秋季雨后覆盖(休闲期加生育期全程覆盖)对土壤水分及春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闲期,各覆盖处理(除秸秆覆盖3 000 kg·hm-2处理)的土壤蓄水量分别较不覆盖处理(CK)增加了21.22 mm、20.49 mm、18.37mm和19.5mm,使玉米出苗较CK至少提前了3 d。在播种期~大喇叭口期(播后70 d),平覆地膜和垄覆地膜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57 mm和15.73 mm;秸秆覆盖6 000 kg·hm-2和9 000 kg hm-2处理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2.05 mm和12.03 mm。秸秆覆盖处理在玉米生长后期土壤蓄水量较对照增加不显著。秋覆盖处理均可促进春玉米个体的生长,地膜覆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生长前期的单株干重、株高和叶面积,秸秆覆盖在生育后期较对照显著提高。平覆地膜、垄覆地膜两个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较对照增加14.6%、13.9%和11.0%、11.1%(P<0.05),秸秆覆盖处理增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
本试验以调理鸡柳为研究对象,在调理过程中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TBHQ和BHA,并分恒温(-18~-20℃)和变温(-18~-20℃条件下冷冻贮藏7d,0~4℃贮藏1d)2个试验部分。每15d测定调理鸡柳中的脂肪酸含量,以研究TBHQ和BHA对调理鸡柳贮藏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BHQ添加量为0.05g/kg、贮藏期在30d左右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9.
水稻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基因OsXTH11过表达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水稻XTH(OsXTH11)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水稻生长发育调节和逆境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构建OsXTH11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水稻品种日本晴,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分析和分子检测验证OsXTH11功能。【结果】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OsXTH11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对T1转基因幼苗的表型分析显示,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幼苗生长速度快于野生型;对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的响应程度强于野生型;在黑暗和深水条件下,茎伸长速度均显著快于野生型;对100 mmol•L-1 NaCl的耐受能力也优于野生型植株。【结论】过量表达水稻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基因OsXTH11的转基因植株表型显示,OsXTH11在水稻生长发育和抗盐胁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38份大叶茶种质资源绿茶样和21份大叶种普通绿茶11种矿质元素(S,P,K,Ca,Mg,Fe,Zn,Mn,Na,Ni,Cu)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在1.56%~7.25%之间,方法简便可靠。结果显示:种质资源中S,P,Zn,Mn,Na,Ni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普通绿茶,而K,Ca,Fe,Cu平均含量均高于普通绿茶;种质资源11种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在9.7%-48.9%之间,反映了茶树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多样性高;基于矿质元素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可以清楚地将茶树种质资源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两类。研究结果为茶树种质资源的化学分类,资源种质鉴别,新品种选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