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解决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问题,在人工模拟冷害条件下,调查水稻的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研究黑龙江省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抵抗冷害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冷害处理条件影响不同水稻品种的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颖花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3种冷害温度处理下,若水稻品种的每穗颖花数较多,其结实率均较低,说明库容大的水稻品种较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进而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抗涝能力的遗传改良趋势,选用黑龙江省1985-2010年育成的5个代表性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模拟田间渍水灾害,分别在盛花期设置渍水7和14 d处理,以常规水分处理为对照,研究渍水对大豆植株形态、根系活力、生理指标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单株叶面积、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降低百分率以及冠根比增加百分率在渍水7和14 d条件下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根系活力降低百分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叶色值和净光合速率降低百分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增加百分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糖(SS)含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单株粒重降低百分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上各性状变化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植株形态、光合生理、根系活力、叶片部分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抗涝能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金刚烷胺又叫三环癸胺,是广泛用于人类流感治疗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将它用于畜禽,不仅导致畜禽产品药物残留、动物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和耐药性等问题,还可影响人用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2005年我国农业部第560号公告规定金刚烷胺为禁用兽药.  相似文献   
104.
《作物育种学》是应用型农业本科院校植物生产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物育种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学到种质资源、作物繁殖体系、天然变异的利用、人工变异的创造、选择策略和方案、育种程序和方法,以及育种的专业问题。掌握作物育种和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验方法和手段,最终能够独立解决在作物育种和种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存在的问题。为此,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系在组织学生们进行本课程教学与学习时,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05.
为选育适宜寒地种植和传统豆制品加工需要的品种,通过优选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绥农14×黑河38)和创建选择群体,采用连续定向选择与培育、生态选择和先进的鉴定与分析检测方法,育成了早熟高产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合农95,2016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1.39%,脂肪含量18.76%,抗疫霉病,中抗灰斑病,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和3号株系。国家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81.3 kg·hm~(-2),较对照增产8.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85.7 kg·hm~(-2),较对照增产10.0%。春播种植生育日数113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50℃左右。该品种亲本系谱来源广泛,血缘关系清晰,遗传基础好,良种良法技术配套,已累计推广49.37万hm~2,增产1.3亿kg,创社会效益4.8亿元。该品种的选育与研究结果对寒地大豆育种与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干旱区膜下滴灌向日葵农田蒸散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的新兴节水灌溉模式,定量分析膜下滴灌农田蒸散发特征并对比分析其与普通灌溉农田蒸散发的差异,对认识和优化干旱区节水滴灌技术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绿洲向日葵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作物生育期观测数据,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地理探测器及通径分析方法对作物不同生育期农田蒸散发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普通灌溉农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膜下滴灌农田日均蒸散量在作物开花期最高,成熟期次之,苗期最小;随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净辐射通量与日蒸散发的相关性逐渐降低;日均蒸散量在各阶段的变化特征与普通灌溉相同,但每个阶段的日均蒸散量均小于普通灌溉农田。2)膜下滴灌农田日内净辐射通量在开花期最高,成熟期次之,苗期最小;日内湍流通量方面,苗期潜热通量与显热通量相当,开花期潜热通量明显高于显热通量,而成熟期潜热通量小于显热通量;而普通灌溉农田在3个时期的潜热通量均高于显热通量。3)温度、湿度与风速是影响膜下滴灌向日葵农田蒸散发的主导因子,湿度的下限决定了蒸散发下限,风速与气温的上限决定了蒸散发的上限;风向对蒸散发的作用不明显。膜下滴灌向日葵农田具有独特蒸散发特征,与普通灌溉农田相比,全生育期节水量超过300 mm。  相似文献   
107.
东北大豆骨干亲本种质资源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优异大豆种质资源,以前期试验筛选获得的50份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生态区的骨干亲本为试验材料,系统地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并对群体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变幅较大,变异系数不大,说明资源群体有少数极端类型品种存在;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50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同源性较大;聚类结果显示材料间差异不大,分类不明显;最终筛选得出部分株高、百粒重等重要农艺性状具有优势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大豆倒伏性对耐密性及产量的相关性,以100份大豆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密度及不同结荚习性类群分析,揭示大豆倒伏率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及不同结荚习性类群间大豆倒伏性与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倒伏性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在高密度下倒伏性与产量相关性较强。同一密度不同结荚习性类群间倒伏性与产量相关性差异不大,同一结荚习性不同密度间倒伏性与产量相关性差异较大,说明密度对倒伏性及产量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用杂交瘤技术可对动物疾病进行更及时更精确的诊断,而且杂交瘤技术也是疫苗发展的基础。生产疾病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新方法的第一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太阳能的温室效应原理,设计的拱型和单坡面结构的太阳能熏蒸库,冬季熏蒸处理不用采取人工升温措施。采温效率高、保温效果好,两种熏蒸库内1月份平均温度分别为16.3℃和14℃,最低温度均在5℃以上。解决了冬季低温影响熏蒸处理的关键问题。适合低温季节出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等熏蒸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