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播种施肥难的问题,结合垄作区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新型旋耕开沟施肥播种机。机具适用于小麦、大豆和玉米垄上栽培技术,可实现精确深施肥、精密播种、开沟、覆土和镇压等作业,为小麦、大豆和玉米的规模化、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旋耕开沟施肥播种机对降低漏播、提高播种深度和植株距离的合格率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2.
1 山西省养羊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发以来,山西省养羊生产持续增加,1978年全省存栏羊872.04万只,能繁母羊408万只,其中:绵羊339.59万只,山羊532.45万只;出栏羊93.1万只,出栏率10.2%,羊肉产量9310 t,只均胴体重10 kg;人均羊肉0.39 kg.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养羊业一直呈稳步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23.
针对产品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客户需求与可配置产品模块实例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动态惩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构建了产品优化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的交叉与变异策略和模拟退火算法的Metropolis准则改进粒子群算法,将形成的混合粒子群算法作为产品优化配置的求解方法.使用二进制编码方案表示可配置产品的配置方案.通过使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产品优化配置仿真试验,以及混合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仿真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4.
稻茬过晚播小麦不同品种适应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个小麦品种(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扬麦16、扬麦22、扬辐麦4号、扬麦23和扬麦25)为试验材料,研究过晚播(较适播期推迟30 d以上)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群体结构特性、剑叶光合特性与灌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扬麦22苗期繁茂性好,分蘖发生早,成穗数多,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且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较高,两年平均产量达7 200.38 kg·hm~(-2),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稳产性好。扬麦23产量水平仅次于扬麦22,平均产量达7 104.62 kg·hm~(-2),在整个生育时期群体结构协调,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后0~14 d剑叶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较高,快速灌浆启动早,峰值灌浆速率大,快速完成灌浆,避免高温逼熟。过晚播条件下扬麦16虽具有生育前期繁茂性好、籽粒灌浆速率高、稳产性好、熟期最早等特点,但过晚播后穗数较难提高,限制其产量潜力。综合而言,稻茬过晚播条件下,推荐选用扬麦22和扬麦23,有利于小麦生产潜力发挥。  相似文献   
25.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重大引领农业技术,具有节本增效、高效环保的突出优势,是今后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是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示范和推广优良食味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优质稻米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示范在水稻常规生产施氮量减少15%以上的基础上,总结了机插同步侧深施肥下南粳3908产量达9 750~10 500 kg/hm2的生产指标和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开展了应用实例分析,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过晚播种(较适播期晚30 d左右)对小麦产量及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2018―2020年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栽品种扬麦25为供试材料,在11月1日(适期播)和12月1日(过晚播)条件下设置 225×10株·hm-2和375×10株·hm-2两种种植密度,分析过晚播和适期播小麦产量、氮素积累与分配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适期播相比,过晚播小麦的播种至出苗阶段延长9 d,出苗至成熟阶段缩短36 d,总生育期缩短27 d,单穗重降低。适期播条件下低密度的小麦产量较高;过晚播小麦在低密度下与适期播相比两年平均减产20.37%,过晚播高密度小麦较适期播低密度处理平均减产12.41%。过晚播条件下增加密度有利于小麦产量提升,平均产量达8 129.80 kg·hm-2。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株·hm-2能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和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吸收量,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均显著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在本研究条件下,11月1日适期播种时,扬麦25采用密度225×10株·hm-2,产量可达9 000 kg·hm-2以上,氮肥表观利用率在45%左右;12月1日过晚播种时,采用密度375×10株·hm-2,可以协调产量构成三因素,产量达8 000 kg·hm-2以上,氮肥表观利用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27.
猪不同日龄及不同肠段正常肠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来研究对1、8、22、42、18O日5个日龄的健康猪只,从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测定了分又杆菌等10个菌属,发现这些菌属在肠内寄居有以下特性: 1.乳猪出生后24小时内,分叉杆菌等便可入侵定居于肠道中。除乳酸杆菌、真杆菌1日龄达高峰外,分叉杆菌、消化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在8日龄达高峰,唯小梭菌22日龄达高峰,表明8日龄左右肠内就形成一个定型的菌群。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2.F测验比较,分叉杆菌、类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和真杆菌在空、回、盲、直4段有显著性差异。T测验比较,分叉杆菌、类杆菌、真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和消化球菌在大肠和小肠有显著性差异。9种菌的对数均值随空肠向直肠肠段后移而上升。  相似文献   
28.
29.
栗树长期实生繁殖遗传变异性大,后代植株种性容易退化,结果晚,产量低。选择优良品种嫁接改良实生栗树,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促进栗树良种化,是获得栗树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0.
辽宁地区蝗虫种类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研究,辽宁地区蝗虫有49种,分属于2总科,7科,36属。根据蝗虫分布地理位置的不同,在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构成了蝗虫种类组成的不同,将辽宁地区蝗虫的分布划分为5个区。各区的蝗虫种类如下:辽东中山丘陵区32种,辽东半岛低山丘陵区的23种,辽西走廊-下辽河平原区13种,辽西山地丘陵区14种,辽北低丘平原区8种。记述了各区优势种和特有种以及所处生境状况。本文为研究辽宁地区昆虫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