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53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转Bt基因抗虫棉产量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及其轮回亲本中棉所16优势部位棉铃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比较了铃壳、纤维和种子之间的蔗糖、还原糖、酸性转化酶和ATP酶的差异,并结合这些部位的物质积累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Bt棉棉铃的发育特征,着重探讨了Bt棉和常规棉的种子、纤维及铃壳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特点,以此丰富Bt棉的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2.
根系导入生长素和玉米素对玉米光合产物输出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根系导入生长素和玉米素对玫米籽粒形成期和灌浆期光合产物输出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源的生长素和玉米素显著促进光合产物从饲喂功能外向外的输出,提高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的分配率,减少了光合产物在茎节的分配率,提高了库器官可溶性总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3.
在水稻(Dryza sativa L.)籽粒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在抽穗后第3天达到高峰;脱落酸(ABA)则出现两次高峰,第一次在抽穗后第7天,第二次在抽穗后第26天之后;而乙烯则在抽穗后第13天之前保持较高的水平。多效唑处理均提高了籽粒的细胞分裂素和ABA 含量。在一般情况下,多效唑处理减少稻穗的乙烯释放。另外,多效唑处理提高稻米的氨基酸总含量20%~30%,改善了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4.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和支持。国内外关于DCPTA和DTA-6对作物根系的促进作用均有相关报道。以拟南芥野生型(Columbia)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利用叔胺类活性物质DCPTA和DTA-6两种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在MS培养基上对拟南芥萌发和根系生长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以明确DCPTA和DTA-6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DCPTA和DTA-6对拟南芥生长致死浓度为1000mg/L;(2)同一浓度下,含有DTA-6培养基的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略高于DCPTA。其中含有1mg/L浓度的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为100%;(3)拟南芥幼苗的主根长、下胚轴长、侧根数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100mg/L,500mg/L浓度的显著低于对照(p〈0.05)。拟南芥平均根粗、根表面积、根系总体积以及叶片鲜重和根系鲜重表现相类似的规律;(4)拟南芥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显著高于对照(p〈0.05)。1mg/L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叶片叶绿素a/b比值最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5.
钾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最佳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为了明确钾肥对黄淮海地区抗虫棉和常规棉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及该地区的最佳钾肥施用量,在山东省夏津县、河北省吴桥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吴桥和夏津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20.4%、6.4%;钾肥主要增加上部(≥10)果枝和外围节位(≥3节位)的成铃数和铃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和常规品种对钾肥的反应在本试验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当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00~130 mg.kg-1时,黄淮海地区棉田比较适宜的氯化钾施用量为1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