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对京单28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对京单28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施氮225kg/hm2、种植密度75000株/hm2的处理下,京单28能够获得最高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不同施氮量和不同密度对玉米结实性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密度的增产效应大于施氮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5个品种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种植的研究发现,品种间播期影响差异明显。4月20日前后播种与一个月后播种,生育期一般相差20天左右,早播一般会导致抽雄至吐丝间隔(ASI)延长,品种间差异明显,京单28等品种变化较小,有利于授粉结实。4月底5月初播种,对多数品种产量最为有利。京单28、ZX584等品种播期适应性较好,无论春播还是夏播的各个播期,生长均比较良好。京科521、农大95、农大86在4月20日前后播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8个生产主推青贮玉米品种(专用型4个、粮饲兼用型4个)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的子粒与全株含水率动态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子粒乳线位置处于1/4、2/4、3/4和4/4时,对应处于授粉后36.8 d、47.0 d、56.4 d和63.6 d,子粒平均含水率为48.6%、39.3%、34.2%和31.1%,全株平均含水率为76.9%、70.2%、60.7%和56.5%。8个品种全株含水率由70%降至60%平均需14.0 d,其中专用型品种平均需16.7 d,比粮饲兼用型品种所需时间长5.4 d。专用青贮玉米品种适收期全株含水率70%~60%对应子粒乳线位置1/2~3/4,其适收期较粮饲兼用型品种长5 d;青贮玉米品种收获期内子粒生理降水速率和全株含水率降低速率相对较低,是京科青贮516、雅玉26、郑单958、京科968适收期相对较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全国玉米杂交种推广现状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就1996~2003年全国玉米杂交种推广情况做一简单分析.分析表明,经过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种业界同行的积极引导,玉米杂交种推广一直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在全国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品种均通过了国家或相关省市各级审(认)定.到2002年,全国范围内的新一轮品种更换已经基本完成,农大108、农大3138、豫玉22、郑单958等品种已经成功取代丹玉13、掖单13、中单2号等.农民选择品种更加理性.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或半紧凑、籽粒颜色纯黄、硬粒、熟期适中、抗倒性强的品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同时需要区域间更好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品种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北京的春、夏两个环境研究了9个P群自交系及来自我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的8个骨干自交系的杂交种的表现。结果表明:P群自交系与我国塘四平头、旅大红骨、改良Reid、改良Lan-caster等主要杂种优势类群的8个骨干自交系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杂种优势群。其中P群种质与国内塘四平头群骨干系和旅大红骨群骨干系产量表现突出。P群自交系1127、沈137、1145和齐319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传统骨干系丹340、昌7-2和掖8112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而且较高,仍具有较高的利用潜力。此外,还分析了P群自交系与我国传统骨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有效利用P群自交系、提高育种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黄淮海夏播玉米区2002~2009年区试数据为依据,分析实体对照的局限性,将参试品种平均值作为对照与实体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区试中采用参试品种平均值作为对照是可行的。采用平均值作对照的同时可在区域试验中加入本区或当地大田表现较好的品种作为参照,有利于考察参试品种对环境的实际适应能力。在区域试验中可采用平均值作对照,但生产试验和预备试验中一般不宜采取平均值作对照,应用实体对照。选拔标准一般可参照现行的审定标准,但不同生态区域和组别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各区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与12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显示,热带群体Pop49(Tuxpeno)、Pop32(ETO)、Popstay-green和PooB4与近年来选自外引种质的P群自交系的平均产量表现较突出,其中群体Pop49与之的平均产量表现最突出;热带群体Suwan-1则与中国温带传统骨干系有着较为突出的平均产量表现。配合力分析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的sca(特殊配合力)水平较低,中国传统温带骨干系与群体Suwan-1的sea水平均较高。这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则有相近的遗传背景。在温带适应性较好的P群自交系可以作为热带种质Suwan-1快速有效导入温带种质的桥梁;中国传统骨干温带骨干系则与群体Suwan-1的遗传关系较远,Suwan-1热带种质在温带可与传统温带种质构成重要杂种优势模式;群体Popstay-green和Pop49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为正值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利用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以耐密植为目标的理想株型育种是快速提高玉米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玉米理想株型的概念、株型主要形态性状构成因子及其遗传规律。讨论了未来理想株型育种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品种性状及遗传背景看全国玉米杂交种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品种性状和遗传背景的角度,分析了1996~2003年全国玉米杂交种推广的情况。分析表明:从品种的性状上看,耐密植、综合抗性好、籽粒商品品质优良、早熟的品种得到更大发展,抗倒性的强弱越来越成为品种推广潜力的重要条件;从遗传背景上看,以齐319、沈137、178、87-1、丹598等为代表的P群种质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玉米杂交种重要的遗传种质之一。目前市场上推广的相同或相似血缘的品种过多,显示出目前推广品种遗传基础十分狭窄,需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前杂交油葵在北京市仅在山区有零星种植,品种均为农家品种,品种退化严重,因此优良的杂交油葵品种在京郊部分山区发展的空间较大。其耐旱、耐瘠薄、投入少,油分含量高,油葵籽含油率高的可达50%左右,一般平均每2.5t油葵籽可生产1.0t毛油,同时产出1.5t葵籽饼,油葵籽饼是优良的精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