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王杰  张春燕  卢加文  陈书  王棋 《土壤通报》2021,52(6):1360-1367
弄清柑橘土壤肥力状况,可为柑橘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广安区柑橘种植区调查采集土样109个,以pH、有机质、大量营养元素为评价指标,分析其含量及分布状况,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土壤pH中值为6.97,99.08%的土壤可以种植柑橘;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平均值分别为9.34 g kg?1、0.97 g kg?1和82 mg kg?1,含量缺乏;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值分别为36.22 mg kg?1和133 mg kg?1,有效磷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中等。该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平均值为0.43,综合肥力中等(3级),肥力等级为3级和4级的样点高达82.57%;各乡镇土壤平均肥力仅白马乡、花桥镇、崇望乡和东岳乡为4级,其余均为3级。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pH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的最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广安区柑橘土壤综合肥力一般,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缺乏,需注重补充相应养分。  相似文献   
52.
冬春蔬菜作为攀枝花市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本文简述了多年来攀枝花冬春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攀枝花市冬春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3.
羊口疮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口炎或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养羊业也常常发生这种疾病。本病会引起羊生长发育缓慢和体重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已经把本病列为三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54.
通过田间采样及室内样品分析,对新乡市寺庄顶污灌区土壤和小麦子实中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cr含量达标,Cd、Ni、Zn和Cu的含量超标,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31、1196.64、2799.25和145.78mg·kg-1,是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的108.85、19.94、9.33和1.46倍;污染最严重的Cd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56.84%,Ni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37.44%和39.55%,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78.24%,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57.70%。小麦子实中cd污染最严重,其平均含量为2.55mg·kg-1,是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25.5倍,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Cd总量严重超标且迁移能力最强的可交换态所占比例较高引起的,Ni、Cr和Zn含量分别是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12.98、6.12和1.32倍,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对寺庄顶灌区小麦的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5.
新乡市寺庄顶污灌区土壤及小麦重金属污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通过田间采样及室内样品分析,对新乡市寺庄顶污灌区土壤和小麦子实中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Cr含量达标,Cd、Ni、Zn和Cu的含量超标,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31、1 196.64、2 799.25和145.78mg·kg-1,是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的108.85、19.94、9.33和1.46倍;污染最严重的Cd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56.84%,Ni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37.44%和39.55%,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78.24%.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所占比例平均为57.70%.小麦子实中Cd污染最严重,其平均含量为2.55 mg·kg-1,是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25.5倍,这主要是南于土壤中Cd总最严重超标且迁移能力最强的可交换态所占比例较高引起的,Ni、Cr和Zn含量分别是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12.98、6.12和1.32倍,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对寺庄顶灌区小麦的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6.
通过小麦矮抗58在铜山县大许镇近两年的种植,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与品质调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7.
为了促进苏打盐碱土中有机物料的转化,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有机碳含量,利用蚯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外源微生物(类芽孢杆菌C1)研究二者在单一或联合作用下对苏打盐碱土中水稻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的降解、有机碳转化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菌株C1单一和联合作用下,水稻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6.0%、40.9%和72.1%,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分别增加了65.8%、18.2%和25.5%,水溶性有机碳(WEOC)含量分别提高了63.5%、1.6%和26.3%。蚯蚓、菌株C1单一和联合作用均能使WEOC的前体物从植物源向微生物源转化,从而增加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比例;蚯蚓还可以促进WEOC中类腐植酸物质的生成,降低土壤的老化程度,并且与菌株C1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蚯蚓、菌株C1单一和联合作用均能够增加真菌的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子囊菌群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蚯蚓的作用与土壤中SOC、WEOC含量和WEOC紫外吸收特征值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蚯蚓与菌株C1单一或联合作用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向更有利于有机物料转化的功能方向转变,进而促进有机物料的降解,提高SOC的含量和稳定性。因此,蚯蚓和菌株C1在苏打盐碱土改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8.
以2年生黑果枸杞苗为试验材料,设计氮、磷、钾3因素4水平施肥试验(“3414”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方案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及氮磷钾合理施肥配比,为黑果枸杞生产过程中的配方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试验根据黑果枸杞栽培群体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确定施肥效果中各性状所占比重;根据确定的比重,计算施肥后某一施肥方案对植株整体生长的影响效果;进而确定施肥的最佳方案。试验筛选出大田黑果枸杞开花前营养施肥的最佳配比为尿素18 g/株、过磷酸钙56 g/株、硫酸钾33 g/株,3种肥料中尿素对黑果枸杞植株营养生长效果明显,过磷酸钙、硫酸钾施肥后短期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施肥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并初步筛选出一种黑果枸杞生长期施肥的肥料配比和用量。  相似文献   
59.
旨在筛选红榉嫁接的最佳方式和适合嫁接繁殖的种源。本研究以7个不同红榉种源优株1~2年生枝条为接穗,以4年生榉树实生苗为砧木,分析插皮接、双舌接、劈接、芽接4种不同嫁接方式的成活率,结果表明:春季嫁接时,枝接方式平均成活率为88.7%,明显优于芽接方式的32.4%,3种枝接方式在0.01水平上与芽接差异显著;枝接方式中,插皮接平均成活率最高,为92.4%,但与双舌接和劈接相比,总体无差异;种源间嫁接成活情况分析表明,莒南种源(JN)优株嫁接成活情况最好,平均成活率为90.8%,隶属函数值为90.34%,上海辰山植物种源优株嫁接成活率较低,仅为62.5%,隶属函数值为0.01%。本研究筛选出插皮接这一红榉最优嫁接方式,以及最适合嫁接繁殖的种源—莒南种源。  相似文献   
60.
对采集自我国山东、河南、江苏、安徽4省的21株小麦纹枯病菌菌丝中的dsRNA进行了检测,研究了dsRNA条带与菌株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对小麦的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16个菌株中检测到dsRNA条带,dsRNA的大小和数量存在丰富的多样性。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这21个小麦纹枯病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目前暂未发现小麦纹枯病菌中dsRNA的类型和数量与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致病力等性状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是致病力较弱的菌株中dsRNA条带的多样性更丰富。本研究为今后发掘小麦纹枯病菌中的低毒真菌病毒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