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为了探讨复方伊维菌素乳液在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为兽医临床提供用药参考。试验选取7只山羊,每只山羊按0.1 mL/kg (伊维菌素0.2 mg/kg, 阿苯达唑10 mg/kg)剂量口服,给药后0.5、1、2、3、4、6、8、12、16、24、36、48、60 h颈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20 ℃保存,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样品血药浓度。试验结果表明,①伊维菌素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0.112151 μg/mL; 第1次达峰时间为4 h, 0.302702 μg/mL;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0.258284 μg/mL;60 h,0.011118 μg/mL。②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为:0.5 h, 0.049285 μg/mL;第1次达峰时间为8 h,4.95283 μg/mL ;第2次达峰时间为16 h,5.694551 μg/mL;60 h,0.06434 μg/mL。复方伊维菌素中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在山羊体内代谢时间短,第60小时已达到很低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62.
本文作者从榆林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实践出发,在生产设施的准备、脱毒苗水培移栽、脱毒苗雾培移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运和档案建立等方面对榆林沙区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总结,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此为同地域条件的地区种植马铃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3.
为实现高添加量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的快速改良,本研究利用预腐解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进行改良,探究了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对蚯蚓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苏打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盐碱化程度、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将 15%、20%、25%、30%的菌糠添加到苏打盐碱土中先进行预腐解再接种蚯蚓,可以显著增加蚯蚓的存活率和日增重倍数,使蚯蚓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15%~30%的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显著增加了>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增加了苏打盐碱土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量为4.8~10.2 cmol·kg-1),降低了苏打盐碱土的碱化度(下降2.7~4.0个百分点),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芳香度,促进了类腐植酸物质的生成。研究表明,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能够快速高效地改良苏打盐碱土。  相似文献   
64.
张春燕 《兽医导刊》2016,(8):130-13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新城疫、法氏囊病等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该病的流行显的日趋严重,已成为危害鸡群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5.
<正>2016年11底,鹤岗市某乡镇养殖户杨某养牛场饲养的牛12头皮肤出现不同的脱毛、多皮屑、部分部位红肿等皮肤病症状,杨某自己买了皮肤药涂抹后,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求诊,经诊断为牛钱癣病,现将病例治疗分析给大家,以供学习交流。(一)发病特点牛钱癣病是由疣状毛(发)癣菌感染而发病的一种皮肤真菌感染传染病,且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近年来在鹤岗市各地区呈零星、散发型流行,主要多发生在冬季、春季两季,成年牛和牛犊均可感染此病,  相似文献   
66.
黑龙江省春玉米割苗对产量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割苗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伊春市安排了田间试验。各试点的玉米品种和管理技术均按照当地农民高产栽培习惯执行。在玉米5叶1心时采用廊坊市盘古农机制造公司生产的PG-5GD-4A2型玉米割苗机进行割苗处理,将玉米第一片叶以上的3~4片绿叶割除,以不割苗玉米作为对照。在玉米收获期进行了小区测产工作,结果表明割苗处理平均增产玉米13.9%,千粒重增加6.8%。研究认为,在黑龙江玉米产区采用割苗处理能提高玉米产量。有关割苗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抗逆增产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7.
小麦营养价值高,品质好,是人民喜爱的细粮作物之一。据分析,小麦籽粒中含有淀粉60%~80%、蛋白质8%~15%、脂肪1.5%~2.0%、矿物质1.5%~2.0%,以及各种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稻米,子粒中蛋白质和淀粉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易于消化吸收。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1985~1989年,全国种植面积在0.29亿hm2(4.4亿亩)左右,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4,产量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5。我国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占小麦播种面积80%,春小麦占20%。冬小麦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四川等省。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相似文献   
68.
一 兽药残留的危害 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毒性作用。如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当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使人体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2)致敏作用。试验证明,长期摄入含有抗菌素如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和某些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可在一部分人体内发生致敏作用,产生抗体。轻者引起皮肤过敏、瘙痒和荨麻疹,重者引起急性血管性水肿和休克,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69.
牛结核病是一种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且人畜共患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须通报的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对畜牧业的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是咳嗽、消瘦、多种器官衰竭,并形成结核结节,结核结节中心钙化或者坏死。牛结核病分布广泛,世界多地均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本文牛结核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随着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塑料大棚面积在逐年广大,合理的种植模式对农民的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从2008年开始,我们连续四年进行了"春大白菜—秋辣椒"种植模式试验,春大白菜平均亩产3232.26千克,秋辣椒平均亩产5000千克,合计年产值超万元,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为广大塑料大棚种植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