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是危害洋葱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病毒之一。本研究从吉林省农安县的分蘖洋葱种植区分离到一株OYDV,通过RT-PCR克隆OYDV衣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OYDVcp,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经诱导后表达并纯化,Western-blot鉴定为OYDV cp蛋白。与实验室制备的9株大豆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得出其中3株单克隆抗体(2D3、4F9、4G12)能够识别OYDV。综上,本研究首次从分蘖洋葱上分离并鉴定OYDV,对OYDV cp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并且鉴定到能够识别OYDV的单克隆抗体3株,为分蘖洋葱病毒检测提供了抗体材料。  相似文献   
92.
"森林生态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着程教学内容落后于学科的发展、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程考核缺少科学性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紧密融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基于"互联网+"背景,探索了"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借助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构建教学共同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三是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四是利用网络后台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有75%的学生能够主动上台分享他们的学术观点,演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期末试卷的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提高了对"森林生态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对热点生态学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93.
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学"是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基础课程之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讲授比重大和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新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构建的,包括策略性提问、开展游戏活动、组织校园观测、进行学术前沿讲座、经典文献研讨、案例讲析、课堂交流、网络教学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生态学群落演替理论"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4.
电液控制系统是农业机械领域控制电液运动的关键系统.随着自动化、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液控制系统正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工业4.0的要求.系统阐述了农业机械电液控制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通过传感器或间接采集技术进行农机电液控制系统状态采集的三个方面,以及通过数据交互和故障诊断进行在线维...  相似文献   
95.
为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介导的植物生物反应器在本氏烟草中表达ASFV p30蛋白,并以表达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间接ELISA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依据ASFV SY-18株的CP204L(p30)基因序列,按照本氏烟草密码子的偏好性,对p30基因(231~536 bp)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人工合成及克隆,通过In-Fusion连接技术将扩增的p30基因插入到PVY基因组的P1和HC-Pro基因之间,构建PVY-p30重组病毒质粒,以摩擦的方式将质粒接种本氏烟草叶片,14 d后,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目的基因的转录和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利用Ni-NTA-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本氏烟草中表达的p30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p30重组蛋白的纯化效果和反应原性,将纯化后的p30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ASF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构建的PVY-p30重组病毒能够系统性侵染本氏烟草;p30重组...  相似文献   
96.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与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Ht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umc89和umc48a定位区域内全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发现101条ORF序列,其中16条ORF序列可编码蛋白质结构域.将这16条序列与已克隆的23条抗病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进化树构建,并分析其与已知抗病基因的相似性及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序列pco115381g和poo110559-1与编码水稻白叶枯病基因Xa1相似性高、亲缘关系近,而且具有植物抗性基因的高度保守结构域特征,可能与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Ht2有关.  相似文献   
97.
新疆野生樱桃李S-RNase基因分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4对已报道的李属树种S-RNase基因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PruC2和PruC4R组合,首次对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的45个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S-RNase基因特异性PCR扩增,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这些核酸序列及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 皆与李属的S-RNase基因有最大同源性,为新疆野生樱桃李的4种S-RNase基因,分别命名为S1 (511 bp),S2 (787 bp),S3 (1859 bp)和S4 (464 bp),在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EF638726、EF641276、EF661873和EF661874。45个株系中,43个株系的S基因型分别为S1S2、S1S3、S2S3、S2S4和S3S4,而10号和15号株系分别只鉴定了一种S-RNase基因,其S基因型组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
新疆野苹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可能是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的祖先,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包括中国新疆伊犁的巩留、新源、霍城及裕民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本文对新疆野苹果的发生、分类学地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生存现状及核心种质构建与新疆野苹果的保护保存等作一综述,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这一珍贵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生态环境的建设成为重点。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因此,必须重视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不断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植物保护技术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苗木越冬致死是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苗木的培育状况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苗木越冬致死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