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4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蔡珺  张晓平  董莺 《中国林业》2009,(17):45-45
丹巴腮扁叶蜂主要分布四川、青海、甘肃武威(天祝),该虫属膜翅目、广腰亚目、广背叶蜂总科、扁叶蜂科,于1989年在甘肃省天祝县乌鞘岭林区青海云杉人工幼林地上初次发现,危害面积850亩。1991年扩展到天然幼龄林分和林间苗圃,受害面积3000亩。2005年其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发生面积1万余亩,平均有虫株率17.5%,严重区域达100%。  相似文献   
22.
对造林地块局部(栽植穴内)微地形立地条件的改善,是提高干旱山区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尤其在条件恶劣、常规造林不易成功的地段造林,效果明显,是今后西北干旱地区进行人工造林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采用不同覆盖物等局部立地条件控制的造林试验,选择出适宜于祁连山东端山区造林的造林方式、方法和措施,为今后采取抗旱造林技术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沟通式规划方法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众参与规划诸理论中的一种,“沟通式规划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区别于传统规划的特点使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将有所作为。通过分析表明,沟通式规划方法有助于编制更合理、科学和可操作性更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利于社会公平,促使人们在规划和实践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协作的方式。笔者还就该方法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用的规划和主体界定,规划程序分析,组织机构设置和制度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将为公众参与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黑土坡耕地土壤流失形态分析——以一次降雨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次降雨条件下整个集水盆地出口处的径流体积及其含沙量,研究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碳氮富集度以及可溶性养分的流失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只有在强降雨的情况下才会在集水盆地尺度上发生水土流失现象。20.5 mm降雨条件下(2006年8月1日)径流泥沙含量为1.0~2.5 g/L,泥沙C、N富集系数分别为2.10和3.31。径流液中DOC的浓度介于2.47~3.93 mg/L之间,TN浓度介于1.61~3.28 mg/L之间,径流携带养分量在整个养分流失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流失途径。侵蚀泥沙(未加分散剂)的团聚体组成和原土壤有很大差异,径流泥沙的流失主要是粒径为0.053 mm以下的团聚体,尤其是0.002~0.02 mm的粉粒团聚体为主。  相似文献   
25.
LED补光对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找出适于番茄生长的最佳光谱成分,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番茄‘菜都5号’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改变了番茄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使番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由“单峰”型变为“双峰”型;LED光源虽然可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但对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不明显。LED光源对番茄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光质而异,红灯和蓝灯的光合速率显著大于绿灯,这表明红灯和蓝灯比绿灯更有利于增加番茄的光合速率,促进番茄叶片内有机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6.
27.
耕作与轮作方式对黑土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土壤有机碳(SOC)及全氮(TN)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碳、氮循环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索不同耕作和轮作方式对耕层黑土SOC和TN储量的影响,本文以吉林省德惠市进行了8 a的田间定位试验中层黑土为研究对象,对免耕、垄作和秋翻三种耕作方式及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两种轮作方式下SOC和TN在各土层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等质量土壤有机质储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对0~30 cm SOC和TN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开始前相比,玉米-大豆轮作系统中,秋翻下SOC和TN储量均有所降低;免耕显著增加了0~5 cm SOC及TN含量,但SOC在亚表层亏损,导致其储量并未增加;而垄作处理下SOC及TN含量在0~5、5~10 cm的均显著增加,0~30 cm储量亦分别增加了4.9%和10.7%。玉米连作系统的两种耕作处理(免耕和秋翻)下SOC和TN储量均有所增加,且TN储量增幅均高于玉米-大豆轮作系统,其中免耕下TN储量增幅是玉米-大豆轮作的3.2倍。所有处理下C/N均呈降低趋势,其中垄作0~5 cm C/N由12.05降至11.04,降低幅度分别是免耕和秋翻的3.2和2.8倍。综上可知,对质地黏重排水不良的中层黑土,玉米-大豆轮作系统下免耕并不是促进SOC固定的有效形式,而垄作则促进了黑土SOC和TN的积累,这不仅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而且是使农田黑土由CO2"源"变为"汇"的有效形式之一。与玉米-大豆轮作相比,玉米连作下三种耕作方式都有利于SOC和TN积累。  相似文献   
28.
高寒干旱山区花椒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栽培区概况 高寒干旱山区花椒栽培区位于甘肃省天祝县大通河沿岸,平均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4℃,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蒸发量1600毫米,交通便捷,通讯畅通。  相似文献   
29.
发挥农业高校科技教育优势,发展农村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指出农业高校发挥科技教育优势发展农村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素质,提负起科地人国的已任,同时为推进农业高校全面实施教育改革此进创新机制。通过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模式、采取的相应对策的论述,探索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以农业高校为龙头的农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0.
免耕对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免耕措施下黑土总有机碳和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动态变化,以及免耕对团聚体结合碳和总有机碳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为筛选出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质量影响的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5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NT)、秋翻(MP)和垄作(RT)3种耕作处理下耕层(0~30 cm)黑土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5年的NT处理并没有增加耕层有机碳(SOC)平均含量,但显著增加了表层(0~5 cm)的SOC含量,增加量为2001年的9.9%。NT试验前后,黑土总有机碳和>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变化趋势一致,总有机碳除在表层(0~5 cm)变化显著外,其它土层变化均不明显,但>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各层均有显著变化,说明>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对耕作方式的响应较总有机碳更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NT处理下黑土总有机碳与>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黑土>1 000 μm级团聚体可以用于评价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肥力的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