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271.
为探明H2O2浸种对吸胀冷害下花生种子萌发和生理代谢的影响,选择豫花9326和豫花37为材料,用50mmol/L H2O2进行低温(5℃)浸种,以灭菌水低温浸种为对照,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后豫花9326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31.25%、18.52%、50.53%,豫花37分别提高了14.58%、3.64%、36.13%,种子电导率分别显著降低了47.67%和23.67%,其中豫花9326发芽相关指标增长比例高于豫花37。与对照相比,用H2O2处理的豫花9326在萌发的第0、4、6天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0.22%、7.05%和32.55%,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8.27%、53.42%和52.29%,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59.66%、13.04%和43.76%,脱落酸(AB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赤霉素(GA)含量和GA/ABA比值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H2O2浸种可能是通过维持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以及调控内源激素含量,来提高花生种子对吸胀冷害的抗性,从而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本研究可为花生萌芽期耐寒性的调控技术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2.
为研究不同光周期对肉鸡胸腺和脾脏褪黑激素受体(Mel1a、Mel1b、Mel1c)表达的影响,阐明光周期影响肉鸡免疫功能的可能途径,本试验选用0日龄雄性817肉鸡45只,按照光照∶黑暗为8 h∶16 h、12 h∶12 h、16 h∶8 h三种不同的光周期随机分为Ⅰ、Ⅱ、Ⅲ组。饲养2周后取肉鸡胸腺和脾脏组织,测定其器官指数,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褪黑激素受体Mel1a、Mel1b和Mel1c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Ⅲ组相比,Ⅰ组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16.13%(P<0.05)和22.03%(P<0.05),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19.40%(P>0.05)和21.21%(P<0.05),胸腺Mel1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升高了27.25%(P<0.05)和88.56%(P<0.05),脾脏Mel1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升高了11.53%(P<0.05)和19.08%(P<0.05),胸腺Mel1b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升高了15.59%(P>0.05)和30.65%(P<0.05),脾脏Mel...  相似文献   
273.
水肥耦合对大棚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大棚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选用品种“双抗8号”,研究滴灌条件下3个施肥水平(F) (低-1、中-2、高-3)和3个灌水水平(W)(低-1、中-2、高-3)组合对西瓜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品质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产量和品质随施肥量、灌水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趋势。单瓜重以F2W3处理6.09 kg最高,其次是F2W2处理5.99 kg,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别较F1W1处理显著提高40.4%和38.1%;产量以F3W3处理44039 kg/hm2最高,F2W2处理产量43566 kg/hm2较高,两处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分别较F1W1处理显著提高18.0%和16.7%。相同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高单瓜重和产量下,F2W2处理具有较高水分利用效率(36.3 kg/m3);在果实形态与品质方面,横径、维生素C含量以F3W2处理最大,纵径、皮厚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F3W3处理最大,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F2W3处理含量最高,但各处理与F2W2处理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果实中氮磷养分含量以F2W3处理最高,钾含量和地上部养分积累量以F3W3处理最高,除果实中钾含量外,均与F2W2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F2W2处理是较优的西瓜水肥组合,适宜的水肥投入实现了西瓜增产、提质增效的目的,为山西晋中地区滴灌条件下大棚西瓜水肥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74.
为研究鸽新城疫病毒(PNDV)和鸽痘病毒(PPV)的血凝特性,同时为2种病毒的血凝试验(HA试验)提出技术参数,分别采用鸡和鸽红血细胞(RBC),在不同反应介质和条件下进行病毒血凝试验。结果表明:①PNDV既能凝集鸡RBC,又能凝集鸽RBC,而PPV只凝集鸡RBC;②PNDV对0.5%鸡RBC血凝价比对1%鸡RBC血凝价高1~2个稀释度,而PPV对0.5%鸡RBC血凝价比对1%鸡RBC血凝价高5个稀释度;③PNDV和PPV对鸡RBC的HA凝集强度呈线性变化,而PNDV对鸽RBC的HA凝集强度呈非线性变化;④进行PNDV和PPV的HA试验的理想技术参数为:用0.5%鸡RBC,以0.89%生理盐水或pH 7.4 PBS为反应介质,PNDV于37℃作用30 m in时转至室温观察,重复观察应于35 m in内结束,而PPV应于37℃作用30 m in观察,观察后迅速放回37℃,重复观察应于10 m in内结束。  相似文献   
275.
为研究郑州市不同园林植物叶片滞尘与吸收重金属的能力,以郑州市常见的10种园林植物为材料,利用分级滤膜法测定植物滞留PM的质量,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叶片和土壤中重金属Pb、Cu和Cr的质量浓度,并分析叶片滞尘与富集重金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0种园林植物中,龙柏和雪松具有较强的滞尘能力,其次是夹竹桃,南天竹滞尘能力最弱。叶片中重金属Pb含量最高的是锦带花,最低的是龙柏;夹竹桃中Cu含量最高,洒金东瀛珊瑚中则最低;洒金东瀛珊瑚叶片中Cr含量最高,而锦带花叶片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除Pb含量外,10种园林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可能受土壤和空气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10种园林植物中,夹竹桃对3种重金属综合吸收能力和滞尘能力均较强,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76.
植物BGLU基因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BGLU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对序列特征、保守域结构、染色体定位、启动子元件等家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结合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了BGLU基因家族的病菌胁迫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3个陆地棉BGLU基因,根据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为6个亚族,部分基因在病菌胁迫下特异性表达。荧光定量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GhBGLU5GhBGLU14GhBGLU18GhBGLU26GhBGLU34在抗病棉花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推测这些基因正向调控棉花黄萎病抗性。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棉花BGLU家族基因的功能以及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7.
黄萎病是造成棉花品质与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探索棉花抗病机制对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黄萎病菌胁迫的陆地棉ND601根组织全长cDNA文库中,筛选到1个与黄萎病胁迫相关的植物特异NAC转录因子基因,将其命名为GhNAC1。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213 bp,开放阅读框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GhNAC1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定位在细胞核。qRT-PCR分析结果表明,GhNAC1受黄萎病菌胁迫后在根部特异表达,显著上调,表达量在抗性品种中显著高于感病品种。GhNAC1沉默后棉花对黄萎病抗性降低,水杨酸路径标志基因(PAD4、NDR1、NPR1和PR1)表达量降低,以上结果表明GhNAC1可能通过调控水杨酸信号通道参与棉花黄萎病抗性。  相似文献   
278.
2019年春、夏在河南省18个市调查养殖池塘浮游藻类多样性时,共采集349个养殖池塘水样,发现1种养殖池塘新纪录种。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将其确定为小塘生藻(Eolimna subminuscula)。其形态特征为:壳面呈椭圆披针形,壳缝为线形,片状色素体位于两极,横向点纹呈辐射状分布。小塘生藻采样地具有透明度低、高氮高磷的特点,与其他小塘生藻采集地相似。  相似文献   
279.
运用水生态足迹及其深度与广度评价方法,对2000—2019年陕西省水生态足迹、承载力、深度与广度时空格局进行研究。从经济、人口、环境、农业和水利5个方面,构建水生态足迹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CFEM模型对水生态足迹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水生态足迹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均值为1403×104 hm2,其中,农业水生态足迹占比最高,多年平均占比为66.65%,工业和居民生活水生态足迹占比分别为15.84%和13.39%;(2)陕西省水生态承载力年际分配不均衡,在603.5×104 hm2~3741×104 hm2间波动,多年均值为1632.9×104 hm2,高于水生态足迹,处于水生态盈余状态;(3)近10 a,陕西省主要以消耗水资源流量资本为主,水生态足迹广度处于较高水平,但2001年和2016年,水资源存量资本消耗量大;(4)陕西省水生态承载力与水生态足迹区域差异大,但年际变化相对较小;(5)经济...  相似文献   
2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