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羽毛角蛋白是一类有待开发的非常规蛋白质资源。文章从降解角蛋白的微生物种类,降解机制,角蛋白酶的性质,羽毛的生物加工途径以及生物加工在改进羽毛角蛋白营养价值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细菌产β-1,3-1,4-葡聚糖酶的结构、功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菌所产的β-1,3-1,4-葡聚糖酶(EC3.2.1.73)能有效降解谷物中的β-葡聚糖,但它在结构上不同于植物所产酶,它属于糖苷水解酶16家族,具有一个环状的β-三明治结构。本文将就细菌所产的β-葡聚糖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尽的阐述,并对酶活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关键词β-葡聚糖;β-1,3-1,4-葡聚糖酶;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73.
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总结研究了国外有关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对鲆鲽鱼类的研究,从大西洋牙鲆繁殖习性、性腺发育指数、繁殖力、卵仔鱼发育和变态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西洋牙鲆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亲鱼选择、促熟培育、受精孵化和鱼苗培养的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4.
随机抽样检查六安地区大型农贸市场内销售的本地产青菜100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分析法,对青菜中的5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的总检出率为43%,超标率为12%,需加强关注农残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75.
编者按:蓝藻常见于池塘湖泊之中,其性能十分稳定,当水环境中藻体积累至一定数量时,会出现水中溶解氧不足,藻体大量死亡,藻细胞破裂后产生微囊藻毒素,给水质和水产造成严重危害.2007年5月至6月的太湖蓝藻爆发,不仅给湖区周边人民生活带采影响,也给太湖渔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时隔一年,太湖蓝藻治理如何?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沈毅.  相似文献   
76.
供片贝内壳色显著影响所育珍珠颜色,成为珍珠贝重要遗传改良性状,但内壳色度量难度较大,严重限制了选育效率。选用4~8月龄紫色品系和白色品系三角帆蚌幼蚌为实验材料,评价三角帆蚌幼蚌内壳色与外壳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色品系三角帆蚌同时期内外壳颜色参数a*最大相关系数为0.537(P<0.01),出现在6月龄,颜色参数b*最大相关系数为0.724(P<0.01),出现在5月龄;紫色品系三角帆蚌5月龄外壳颜色参数a*和4月龄外壳颜色参数b*分别与8月龄内壳颜色参数呈现最大相关性,分别为0.414(P<0.01)和0.327(P<0.01);白色品系三角帆蚌5月龄外壳颜色参数a*和b*与8月龄内壳颜色参数a*和b*均呈现最大相关性,分别为0.424(P<0.01)和0.326(P<0.05)。综合上述结果,5月龄是通过三角帆蚌外壳色间接评价内壳色的最佳时期。揭示了三角帆蚌幼蚌外壳色与内壳色具有相关性,对指导三角帆蚌内壳色早期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黔滇石漠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水土保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贵州省泥凼石林、万峰林和云南省乃古石林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并对研究区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做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石漠区中,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泥凼石林(0.2035)>S乃古石林(0.0481)>S万峰林(-0.2520);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万峰林(7种)>泥凼石林(6种)>乃古石林(5种),其中3个石漠区的共有生活型是:矮丛集型、高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对3个石漠区2种优势苔藓植物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影响苔藓植物水土保持的因素是:“饱和吸水量、成土量”>“苔藓种类”>“石漠区”>“苔藓种类”与“饱和吸水量、成土量”的交互作用>“石漠区”与“苔藓种类”的交互作用;灰白青藓的水土保持作用均明显高于小牛舌藓,且2种苔藓的水土保持作用在各石漠区也是依次降低的:万峰林>泥凼石林>乃古石林;万峰林苔藓植物5项指标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石漠区。说明苔藓植物对黔滇石漠区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在提出了洛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的基础上,指出应该从管理组织体系、安全标准、检测检验机构体系、认证体系和推广体系等几个方面构建洛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宕昌县党参剪茎栽培管理技术,分析了党参剪茎栽培技术的增产原理。主要是剪茎抑制了党参地上部旺长,促生侧蔓,提高了党参地上部分的光合面积和光合效率以及田间通风透光率,降低了田间湿度。采用该技术能使党参平均产量较常规栽培增加1500~1950kg/hm2,平均增产率达33%~50%。  相似文献   
80.
从受PAHs污染的河道底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荧蒽降解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为青霉素菌DTQ-HK1。试验研究了外加碳源和菌种固定化对DTQ-HK1降解荧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连续42 d培养后,单独DTQ-HK1对水相中荧蒽的降解率达到52.22%;按照体系中C_(荧蒽)∶C_(麦芽糖)=5∶3投加麦芽糖后,荧蒽的降解率提高到81.75%。在此基础上,采用粒径10目的玉米芯对DTQ-HK1进行吸附固定化,并投加在菖蒲根际圈进行强化修复试验。90 d的降解试验结果证明,在菖蒲根际投加吸附固定化菌的荧蒽降解效率比直接投加悬浮菌液略有提高;外加碳源麦芽糖能明显提高固定化菌对荧蒽的降解效果,90 d的荧蒽去除率可达100%。降解动力学及产物分析表明,对DTQ-HK1菌株进行固定化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菌种对荧蒽的降解速率,尤其是外加碳源辅助可使DTQ-HK1对荧蒽的降解速率增加1.3倍,而且降解过程更加彻底,产物以开链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