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提高覆膜拜玉米的生产效率,以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依据,总结了技术模式的主要成效,阐述了高产栽培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技术内涵、选择机具、整地播种、病虫草防治和收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水飞蓟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水飞蓟素,能抑制损伤、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对肝损伤具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从植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综述了药用植物水飞蓟目前的研究进展。旨在对进一步提升栽培技术、开发水飞蓟的药用价值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研究发现,水飞蓟在非生物胁迫下通过影响次生代谢产物、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方式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此外,施加外源植物生长激素能抵抗外来胁迫并且能促进其生长发育。适度的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有助于提高水飞蓟中活性成分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从而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丰工程"项目的科学实施,促进该项目为黑龙江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服务。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考察团一行于2018年9月3-12日对美国玉米和水稻、墨西哥玉米、巴西大豆和工业大麻的生产与科研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本文基于实地调研资料,概述了这3个国家的玉米、水稻、大豆及工业大麻生产和科研情况及先进生产经验,从多角度研究南北美地区农业生产和科研进展,总结了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启示,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黑龙江省汉麻产业发展,从汉麻的自身特点、黑龙江省发展汉麻产业具有的潜力、优势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产业引导、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制定行业标准、推进绿色有机种植、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8个方面对黑龙江省汉麻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玉米科研生产实践对黑龙江玉米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最多的国家,在玉米的生产、科研及推广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的先进和科学,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指导中国玉米生产,特别是黑龙江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中部大平原Iowa和Nebraska玉米的种植、科研和推广等方面的考察与交流,归纳出美国玉米生产情况是:美国玉米耕作与栽培体系更科学,农艺农机结合更紧密,应用综合抗性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和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等,同时,全面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和提升。从中得出对我国农业及玉米种植的启示是:农机与农艺结合要切合实际,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和中低产田改造,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开展精准农业研究并运用于实践指导生产,加强转基因技术、节水增效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黑龙江土地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培训以提高素质,加强对玉米增产潜力和实际产量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及畜牧业发展状况,对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密度、施肥、栽培方式及抗病性等研究,总结出适宜我区青贮玉米高产品种,确定适宜密度和施肥配方,为推动青贮玉米大面积种植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Pekinense(编号原2005-12)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谱法选育出DZH系列品系,通过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将表现优良的株系DZH-1在黑龙江、云南等地进行抗病性和产量性状鉴定,并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联合鉴定试验并命名华亚3号,该品种作为纤油兼用、氮高效亚麻品种在安徽省登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显微观察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纳米银离子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的抑菌效果及初步机理.结果表明:纳米银水剂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在30mg·L-1浓度下可达到100%的抑制效果,其对大豆菌核病核盘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13.91mg·L-1;菌丝在纳米银有效中浓度下的生长受到很强抑制;经纳米银处理的核盘菌菌体中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超微量ATP酶的活力均发生相应变化,处理2h或12 h后,呈现增加趋势,但处理24 h后,则均表现为下降.因而纳米银对大豆菌核病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绿木霉及其混剂施用后对番茄植株生理性状、果实品质、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混合接菌,测定各种相关指标。[结果]植株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果实中可溶性糖与Vc含量增加;土壤中有益细菌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增加。[结论]施用黄绿木霉菌混剂对植株、土壤影响明显。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的应用对提高番茄质量、改善土壤环境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