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下,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对耕层土壤水分状况、地温状况和玉米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垄作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苗期地温,灭茬平作土壤含水量高于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增产3.6%。  相似文献   
52.
在当前种植结构调整中,为了给农户选择新的种植项目提供建议,对黄芪类中药材药食同用价值、品类、价格、主产区及发源地情况、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黄芪类中药材在黑龙江省的种植效益进行了分析。建议农户根据黑龙江特有的冷凉春秋少雨的气候特点、尚未污染的耕地、山坡、林地条件,选择种植黄芪类中药材品种,前景和效益将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3.
两株不同解磷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土壤样品中的解磷微生物进行分离并研究获得的解磷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初步分析表明,两株不同的解磷菌株P1和P2,均为芽孢杆菌。利用比色方法对两株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酵培养基中的pH下降,菌液浓度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培养7d以后,菌液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而基质中可溶性磷的含量在前期时比中期高,到培养至后期时,可溶性磷含量又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54.
对不同土壤样品中的解磷微生物进行分离并研究获得的解磷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初步分析表明,两株不同的解磷菌株P1和P2,均为芽孢杆菌。利用比色方法对两株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酵培养基中的pH下降,菌液浓度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培养7d以后,菌液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而基质中可溶性磷的含量在前期时比中期高,到培养至后期时,可溶性磷含量又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糯玉米产量、田间性状、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糯玉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常规化肥的40%,配施2 700 kg/hm~2有机肥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产量,配施有机肥可以改变糯玉米的品质,同时有机肥的配施还可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56.
为适应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给农户选择新的种植项目提供建议,对中药材平贝母的药用价值、价格、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平贝母在黑龙江省的种植效益进行了分析。建议农户根据黑龙江省特有的气候特点、选择种植平贝母药材品种,前景和效益将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7.
为解决米蛾饲料匮乏和研究基础狭窄的现状,开展了米蛾的人工饲料配方筛选试验。进行了5种不同饲料配方对于米蛾生长以及产卵量的调查。配方E(70%玉米面+20%米糠+7%白砂糖+3%酵母)繁育的米蛾生长周期(35d)明显短于配方A(94%米糠+3%白砂糖+3%酵母)、B(97%米糠+3%白砂糖)、C(100%米糠)和D(70%玉米面+24%米糠+3%白砂糖+3%酵母),平均出蛾数量(4 969只)显著高于配方A、B、C和D;配方E饲喂的雌蛾、雄蛾平均质量分别为40.47和16.70mg,明显高于其它配方。配方E繁育米蛾的产卵量最高(503粒)。筛选出配方E最适合米蛾繁育。  相似文献   
58.
玉米抗旱性鉴定综合评价及遗传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特性.通过总结前人对玉米抗旱性的大量研究,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角度阐述了抗旱性鉴定指标与玉米主要抗旱性状的遗传性,旨在为玉米抗旱性鉴定及抗旱育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9.
科技副县长在合作共建中的职责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所)与县合作共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模式.科技副县长认真履行职责,在合作共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信任,深受农民兄弟的爱戴和欢迎.本文阐述了科技副县长的职责、作用,并就充分发挥科技副县长的重要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0.
(1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齐齐哈尔 161041;2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政府,泰来 162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