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33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了甘肃省有机肥施用现状及问题,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技含量,探索发展机制,改进工艺设备,降低产品成本,做好市场预测,加强市场监管7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有机肥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控制土壤氮素气态损失是提升菜地氮肥利用和环境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滴灌条件下,研究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和减少氮肥投入对华北地区大白菜土壤NH3和N2O排放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华北地区大白菜生产提供最优氮肥管理方案。  【方法】  在河北赵县设置田间小区试验,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常规施氮(施用尿素,总施氮量为N 400 kg/hm2,基施氮∶追肥氮=4∶6,U);优化施氮(在常规施氮的基础上减氮10%,总施氮量为N 360 kg/hm2,基施氮∶追肥氮=4∶6,90U);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减氮10%,总施氮量为N 360 kg/hm2,90CRU) 。采用通气法和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土壤NH3和N2O排放动态变化及大白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差异。  【结果】  U、90U处理基肥期土壤NH3排放峰出现在基施后3~6天,追肥后峰值出现在施肥后3~5天,而90CRU处理峰值延迟到基施后9~11天出现,且其峰值显著降低。与U处理相比,整个生育期90U处理土壤NH3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降低了11.0%和10.4%,而90CRU处理其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6.9%和27.6% (P< 0.05)。U、90U处理基肥期土壤N2O 排放峰值出现在基施后7~9天,追肥后峰值出现在4~6天,而90CRU处理峰值出现在基施后14~17天,其峰值显著降低。施氮处理基肥期NH3和N2O排放峰值均高于追肥后。与U处理相比,90U处理土壤N2O 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降低了11.1%和8.8%,90CRU处理其排放通量和总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0.5%和23.2% (P<0.05)。与U处理相比,90CRU处理大白菜氮素利用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产量和净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7.8%和8.0%,但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和湿度与NH3和N2O排放通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由于基肥期土壤温度和湿度高于追肥期,因此基肥期NH3和N2O排放通量高于追肥期。土壤脲酶活性与NH3排放通量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90CRU处理通过降低其活性而显著降低了NH3排放通量;土壤NO3–-N含量和功能基因AOB-amoA和nirK数量与N2O排放通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90CRU处理通过降低上述指标而显著降低了N2O排放通量。  【结论】  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在减少氮肥和劳动力投入、提高大白菜产量、经济效益与降低土壤NH3和N2O排放通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华北地区秋季大白菜种植提供了有效的氮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3.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人类干扰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对其健康现状的评价,并为管理者、决策者提供目标依据,以便更好地利用、保护、管理好流域湿地。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健康评价受多因素影响。本文利用GIS空间技术,通过模糊综合运算方法将复杂多层次评价问题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更合理有效地分析了蛟流河流域湿地系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以天然高岭土和废弃泡沫塑料为原料,制备高岭土和塑料-淀粉的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用来作缓/控释肥料的胶结剂和包膜剂。【方法】采用有机物质插层复合、微乳化和高剪切方法制备了高岭土和塑料-淀粉的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分析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1)有机物质插入了高岭土的层间,天然高岭土被剥离成纳米尺寸的片状结构,有机物质和高岭土层间的水合羟基形成氢键连接;(2)塑料-淀粉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表面存在10~20 nm左右大小不一的皱褶或孔径。【结论】此2种复合材料可用来作缓/控释肥料的胶结剂和包膜剂。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引用化学肥料,在我国农业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增产作用。但使用化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暴露出它的弊端:不仅对耕地质量破坏很大,而且污染土壤,使土壤板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降低。生态农业的发展,强调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品,通过生物措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持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自然肥力的基础上,创造一个优质、高效、良性循环和长久维持的农业生态系统,这就为生物肥料的应用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6.
消失的沼泽     
湿地是近代遭受人类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17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了对湿地泥炭资源的利用,20世界70年代以前的两个多世纪里,人类不断向“沼泽荒地”进军,使全球湿地面积丧失了50%。  相似文献   
97.
<正> 中国化肥的生产量、纯进口量和施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施用化肥为解决中国13亿人口粮食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也已证明,使用化肥对生态环境,土壤肥力和生产无公害食品的作用都是利大于弊淇负面影响是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引起的。从施用化肥与无公害食品的质  相似文献   
98.
硫酸钾镁肥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证明,硫酸钾镁肥适用于任何作物,尤其适用于各种经济作物,既可做基肥、追肥,也可做叶面喷肥,还可以作为复合肥、BB肥的钾肥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99.
100.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要提高单产,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60%.正如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需要养分也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施肥量也不一样的.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针对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每667m^2地节约成本10~20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耕地用养平衡,培肥土壤,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