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959—2009年寒潮天气对奈曼旗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59—2009年奈曼旗的寒潮天气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寒潮天气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以期指导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3.
<正>1猪口蹄疫口蹄疫俗称"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发生特征性水泡和溃疡。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奈曼旗1961-2010年土地沙漠化面积变化资料与奈曼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50年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5.
统计分析了奈曼旗1959-2004年152次寒潮天气过程的高度场及温度场类型,初步确定本站寒潮天气预报类型和指标,并对1959-2010年186次寒潮进行拟报检验,从而确定奈曼旗寒潮天气过程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6.
根据2001—2010年日本传真图及奈曼单站降水资料,研究其在单站降水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降雨预报准确率达56%~70%,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找出消空补漏的预报工具,以期提高单站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7.
绵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是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丘疹和疱疹。1 主要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 6~ 8d ,病初体温升高至 41~42℃ ,食欲减退 ,精神不振 ,呼吸和脉搏增速。结膜红 ,流泪呼吸有鼻塞音 ,流浆液、黏液或脓性鼻液 ,约经 1~ 4d后发痘疹。痘疹多发于皮肤无毛或被毛稀少的部位 ,母羊乳房和阴唇的黏膜上 ,痘疹最初呈圆形 ,红斑状 ,经过 1d左右 ,痘疹迅速形成直径为 3~ 5mm硬固红色结节。凸出皮肤表面 ,用手按压则变成苍白色 ,丘疹很快增大 ,直径达 12~ 15mm ,随后表面变为白色形成水泡…  相似文献   
108.
猪马铃薯中毒的快速诊断与治疗杨金龙,阎国宏,张桂英(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畜牧兽医系·昌黎·066600)冬去春来,天气转暖之际,贮存的马铃薯很容易发芽或薯皮发青.这样的马铃薯内含大量的龙葵素,若不经加工去毒就饲喂畜禽.很易引起中毒.笔者于1994年3...  相似文献   
109.
土壤条件与番茄青枯病发生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自5个县(市)的26个土壤样品中,所在土壤对青枯菌均有抑制作用,青枯菌在土壤中3d复出现率在20%以下,其中42%的土样对青枯病的抑制作用,抑渍土与土壤pH值、前作是否种植番茄的关系不大,但和土壤质地关系大,沙壤土不得于青枯病的发生,而沙质土及粘质土利于青枯病的发生。尿素释放的氨气对青枯菌有很细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10.
陕西关中小麦品质性状的因子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给小麦品质育种、保优栽培及品质生态区划提供参考依据,以陕西关中地区92个大田生产小麦样品为材料,通过因子及聚类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小麦客重、籽粒硬度、籽粒蛋白含量、粉质参数、拉伸参数及黏度参数等29个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29个主要品质指标可以压缩成7个因子,即蛋白质质量因子、加工品质因子、淀粉糊化特性因子、面筋数量因子、籽粒物理品质因子、淀粉热糊稳定因子、淀粉回升因子,分别能够决定品质总变异的26.22%、22.34%、11.60%、7.15%、6.03%、4.80%、3.94%,累计表达总变异的82.14%.以品质性状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92个大田生产小麦样品可以聚成3大美.即三原县、泾阳县和武功县北部地区的大田生产小麦为一类,该地区较干旱,小麦粉的粉质参数较好、拉伸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优;渭南地区的临渭区和蒲城县的大田生产小麦样品为一类,小麦粉的粉质参数好、拉伸参数较好,淀粉糊化特性一般;从蒲城县沿省道经富平县、三原县、泾阳县、武功县、扶风县、岐山县和凤翔县的8个县(区)大田生产小麦为第三类,该区小麦种植的水肥条件较好,产量高,其加工品质好,但粉质参数、拉伸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的品质表现不同,在优质小麦生产和品质区划中,优质品种的筛选及其对栽培环境适应性均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