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长寿花叶盘离体培养及植株高效再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长寿花叶盘做为外植体进行再生体系的建立,通过一定的激素组合诱导,结果表明MS+6-BA2.0 mg/L +NAA0.5 mg/L组合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6.6%,再生率达83.3%,外植体叶盘的摆放方式也对再生有显著影响,叶盘叶面向上放置,有利于其再生,反之不利于再生。加入AgNO3(4.0mg/L)溶液,对芽苗的分化有影响,再生苗开瓶练苗一周后容易生根,移苗入土后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外源DNA导入小麦后引起的性状变异及其遗传规律,应用花粉管通道外源DNA导入技术将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冬小麦陇鉴127中,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并进行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从D1、D2代开始各性状均产生明显的变异,D3代基本趋于稳定。对陇鉴127的4个变异系的方差齐性检验显示主要性状有明显的变化:株高、旗叶面积、单穗粒数变异程度较大;穗长、千粒重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异;分蘖数具有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异。抗病性鉴定表明,变异后代有个别表现对条锈病免疫或高抗,部分材料兼抗白粉病。说明个别变异材料中已引入了供体抗锈基因,外源基因已进入冬小麦中并得到表达。研究还表明外源DNA导入冬小麦后引起变异的种类多、范围广、幅度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具有重复性和一定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53.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甘玉759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玉759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适宜西北春玉米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亲本组合为WG4597/WG606。2013年于海南组配,2014年产量鉴定比对照增产显著,抗性突出。2018 — 2019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5 163.8、16 042.9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先玉 335增产 3.7%、3.3%,增产均显著。2 a 36 点(次)中有 26 点(次)增产,增产点(次)占比为72.2%。籽粒含粗蛋白92.1 g/kg、粗脂肪 46.1 g/kg、粗淀粉744.5 g/kg、赖氨酸2.9 g/kg,容重769 g/L。适宜西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54.
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甘肃西和半夏(Pinellia ternata)凝集素基因pta,其序列全长l069bp,编码区804bp,编码268个氨基酸残基,有3个典型的甘露糖结合位点,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9.1kD和7.77,GenBank登录号AY725425。构建了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I-pta。建立了陇棉2号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获得5株卡那霉素抗性和PCR检测阳性植株,为建立棉花转基因方法和培育抗虫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甘肃西和半夏(Pinellia ternata)凝集素基因pta,为基因工程抗虫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克隆pta序列全长1 069bp,编码区804bp,编码26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9.1ku和7.77,功能区完整,GenBank登录号AY725425。构建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I-pt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14株卡那霉素抗性和PCR检测阳性植株。对其中7个株系的接种试验显示,蚜口密度抑制率为22.5%~89.4%,平均蚜口密度抑制率56.2%,说明该基因具有较好的抗虫功能。另外,优化针对综合性状优良的陇油2号品种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3株经分子鉴定的转基因遗传工程植株。  相似文献   
56.
玉米新品种五谷318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G3253为母本、自选系WG5603为父本组配的适宜机收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192.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5.41%。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015.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1.16%。2015—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五谷318 2 a平均折合产量10 069.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0%。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9 85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平均增产3.27%。五谷318抗逆性、抗倒性强,中抗茎腐病、灰斑病,抗穗腐病、丝黑穗病,春播出苗至收获127 d左右,株型半紧凑,茎秆韧性强,适宜机收籽粒,籽粒含粗蛋白87.7 g/kg、粗脂肪39.5 g/kg、粗淀粉749.2 g/kg、赖氨酸2.8 g/kg,容重755 g/L。2017年通过国家首批机收玉米品种审定,适宜西北、东北和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57.
玉米新品种五谷3861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新品种五谷3861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G6320为母本、自选系WG646为父本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在2009—2010年云南省玉米区域试验中,五谷3861 2 a平均折合产量为10 404.0 kg/hm~2,较对照品种海禾2号增产9.45%。在2010年云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五谷3861平均折合产量9 717.0 kg/hm~2,较对照品种海禾2号增产10.30%。抗倒性强,中抗灰斑病,抗茎腐病,抗丝黑穗病。植株为半紧凑型。平均生育期112 d,该品种株高267.4 cm,百粒重34 g,出籽率84.4%,容重816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0.46%、粗脂肪(干基)4.08%、粗淀粉(干基)72.76%、赖氨酸(干基)0.33%。适宜在云南省等西南地区海拔1 000~2 000 m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8.
一种适于PCR扩增的荞麦DNA大量提取及纯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对大批量材料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的需要,以荞麦叶片为材料,针对荞麦叶片中黄酮含量高,提取荞麦基因组DNA时采用改良的CTAB方法,该方法提取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检测,获得的DNA条带较亮、无RNA、无拖尾现象;经分光光度计检测获得数据证明酚类、蛋白质较少。利用ISSR引物对提取的荞麦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能获得清晰稳定的条带,说明该方法提取的荞麦基因组DNA能满足PCR反应的需要。  相似文献   
59.
分别构建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Ta6-SFT组成型植物表达载体和rd29A启动子驱动的逆境诱导型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导入烟草中,获得转基因株系,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点杂交确定Ta6-SFT整合进转基因株系基因组中,并正常转录。以非转基因株系作对照,对2种转基因烟草株系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Ta6-SFT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同时测定胁迫0 d和18 d果聚糖含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含有rd29A启动子的逆境诱导型株系中Ta6-SFT相对表达量比在含CaMV35S启动子的组成型株系中高,而且积累更多的果聚糖;从株高、1/2株高处茎粗、叶面积数据来看,逆境诱导型转基因株系的生长势优于组成型株系,对干旱表现强的耐性。因此,在转基因植物中逆境诱导型表达Ta6-SFT基因将发挥更好的抗逆功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大白菜的硝酸还原酶基因(NR)转化体系。[方法]以大白菜北京小杂印为材料,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将硝酸还原酶基因(NR)转入大白菜,对获得的转NR基因苗进行PCR检测、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试验初步建立了一套大白菜的转化体系,即以预培养2d苗龄4d的大白菜不带柄半子叶为外植体,在OD600值nm约为0.6的农杆菌工程菌液中浸染8min,然后在pH值为5.8且不加抗生素的分化培养基中将子叶与菌共培养2d,其后经过诱导、抗生素筛选、生根生长等过程,获得抗性植株,转化频率为6.48%。对抗性植株采用分级筛选,获得8株转NR基因苗。[结论]试验证实,NR基因已整合进大白菜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植株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