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筛选出组织培养特性优良的大麦遗传转化受体。[方法]以7个大麦优良品种为实验材料,幼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等对大麦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甘啤4号等4个品种在三种诱导培养基上出愈率均较高,达100%;2,4-D与dicamba联用的MS2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质量优于MS1和MS3;品种间愈伤组织分化率差异显著,秀81-47分化率为88.9%,略低于模式品种Golden Prom ise;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不同,在RN1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较高。[结论]该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如秀81-47,甘啤4号。  相似文献   
62.
健全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基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经验与做法,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坚持农业公益性和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机制、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等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协同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3.
为了培育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甘肃禾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系 NDSJ014为母本、自育系 NDSJ003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经多年试验鉴选,培育出了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良杂交种禾盛209。在2018 — 2019 年甘肃省中晚熟水地A 组玉米区域试验中,2 a 12 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15 860.3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3%。该品种生育期141 d,活秆成熟。株高315 cm,穗长22.2 cm,穗粗5.2 cm,千粒重340.1 g。籽粒(干基)含粗蛋白79.2 g/kg、粗脂肪39.4 g/kg、粗淀粉 749.5 g/kg、赖氨酸 2.4 g/kg,容重777 g/L。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4.
以幼胚为外植体,观察激素、培养基等对甘啤5号啤酒大麦出愈率、分化率及绿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愈伤诱导过程中,诱导培养基CIM2(MS+1.25 mg/L CuSO4+1.00 mg/L VB1+250.00 mg/L肌醇+690.00 mg/L脯氨酸+1 g/L 水解酪蛋白+187.50 mg/L谷氨酰胺+25.00 mg/L天门冬酰胺+2.00 mg/L 2,4-D+0.50 mg/L dicamba)出愈率最高(88.4%),CIM1(MS+1.25 mg/L CuSO4+1.00 mg/L VB1+250.00 mg/L肌醇+690.00 mg/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2.50 mg/L dicamba)与CIM2上形成的愈伤质量优于CIM3(MS+1.25 mg/L CuSO4+1.00 mg/L VB1+250.00 mg/L 肌醇+690.00 mg/L 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3.00 mg/L 2,4-D);相同培养基中,dicamba对甘啤5号的出愈率的作用优于2,4-D。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不同,DCM1的分化率高(45.8%),优于DCM2。甘啤5号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及绿苗分化率均较高,可作为啤酒大麦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65.
陇草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不育系B2A为母本、苏丹草恢复系F1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低氢氰酸饲草高粱新品种。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饲用高粱区域试验,2 a 10点(次)折合平均鲜草产量95 0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7%,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鲜草平均产量94 359.60 kg/hm2,较对照增产5.8%。生育期132 d,株高317.1 cm,茎粗1.3 cm,平均分蘖数1.86个。抽穗期茎叶干物质含量184.0 g/kg,含粗蛋白110 g/kg、粗灰分116 g/kg、木质素52.6 g/kg、中性洗涤纤维(NDF)610 g/kg、酸性洗涤纤维(ADF)347 g/kg。茎中氢氰酸含量1.23 mg/kg,叶中氢氰酸含量2.34 mg/kg。高抗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66.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获得玉米单倍体,再加倍获得自交系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玉米育种方法,可以加快玉米育种的进程,提高育种效率,而单倍体加倍方法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采用大田注射法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配方对10个玉米材料的单倍体加倍效果。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具有很好的加倍作用,剂量以0.06%秋水仙素+2%二甲基亚砜(DMSO)为优,加倍率为6.5%~31.3%,平均加倍率17.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