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大鲵,俗称娃娃鱼、大头鱼、人鱼,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被国家列为Ⅱ类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的水流湍急、水质清凉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深山峡谷溪流中,尤以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等省为多。  相似文献   
22.
以1995年建园、2006年嫁接的4个品种苹果树为试材,调查其树体生长特性,为低接换种和高纺锤形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矮砧苹果低接换种和培养高纺锤形树体条件下,“红夏”、“红富士”、“嘎啦”、“粉红女士”4个品种幼年苹果树中心干生长速度快,低接换种后5a生树高2.8~3.3 m,中心干侧生分枝数量40~57个,且侧生分枝主要集中在2a生和3a生的中心干段上.其中“嘎啦”的总枝量最高为651个,“红富士”和“红夏”次之,分别为563和554个,“粉红女士”总枝量最低为440个.经过低接换种改造以后改变和增加了结果部位,促进花芽形成;改善了树冠的通风透光环境,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为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2013年4月,辽宁省生猪收购价格和仔猪零售价格均呈现先降后涨趋势。现阶段全国生猪存栏量有所下降,随着夏季的到来,猪肉需求将进一步减少,而饲料价格将有上升趋势。因此,5月生猪价格或将微幅上涨。市场概述4月上旬,全国及辽宁地区生猪出栏量较大,猪肉需求较少,生猪价格小幅下降,部分养殖户的经营出现亏损。仔猪市场需求稳定,交易平稳,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富士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和花芽形成的影响,找出有效的促花措施,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矮化中间砧富士(“红富士/M26/新疆野苹果”)为材料,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幼树的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含量、成枝率、成花情况和平均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拉枝后进行扭枝、刻芽和去顶梢的综合处理与对照相比使枝条的茎比导水率和叶比导水率分别降低了41.4%和39.1%;使花芽分化期侧芽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侧枝总长的增长量减小39.7%;成枝率提高32.7%;平均单株成花数和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2.3倍和3.3倍。枝条导水率和侧芽激素的变化最终抑制树势旺长,并促进树体花芽分化。拉枝后刻芽和刻芽加去顶梢均对富士苹果成花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扭枝显著,且拉枝后扭枝和刻芽加去顶梢的综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富士苹果拉枝后进行刻芽、扭枝和去顶梢的综合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使开花数量和平均单株产量提高,有效解决富士幼树拉枝难以成花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25.
 以基砧为八棱海棠的4 种不同中间砧嫁接的苹果幼苗长富2 号/八棱海棠、长富2 号/M9、长 富2 号/M26、长富2 号/SH6 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其导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 4 种中间砧木嫁接苗的整体、冠层、茎干、根系叶比导水率均有减小,各器官叶比导水率基本趋势是乔 化 > 半矮化 > 矮化,其中矮化中间砧的变化幅度最大,乔化中间砧的变化最小。中间砧嫁接口导水阻 力表现为矮化砧比半矮化、乔化砧高,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八棱海棠、M9、M26 和SH6 中间砧嫁接区域 导水阻力在植株总体导水阻力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4.07%、6.60%、4.97%和5.11%,当受到干旱胁迫后, 嫁接区域所占比率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由于矮化苗有效导水率长期低下,根系吸水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 降,导致地上部分水分供给减少,从而影响树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养殖密度对饲料驯化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养殖密度(1.843、1.638、1.433、1.228、1.024 kg/m3)。试验期间采用依次投喂水蚯蚓、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的驯养方法,逐步从活饵料转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密度组D1溶解氧达到最低值4.09 mg/L,接近鲟鱼正常生长发育的临界溶氧;高密度组D1、D2、D3和低密度组D4、D5死亡率和终体重差异显著(P<0.05);D3特定生长率(SGR)均值最大,D1、D2和D3、D4、D5的SGR差异显著(P<0.05);D4的终体重、日增重(DWG)、肥满度(CF)最大,各密度组对DWG、CF和体长及体重变异系数(CV)的影响较小(P>0.05)。试验期间从D1到D5组的死亡率依次为2.06%,1.99%,1.87%,1.68%和1.64%,CF为0.498~0.532,SGR平均值为11.16%~13.14%,体重CV为30.72%~33.54%,体长的CV为6.64%~9.94%。根据试验结果,建议饲料驯化期西伯利亚鲟稚鱼的适宜养殖密度控制在1.228~1.433 kg/m3,即直径2 m的玻璃缸每缸3 000~3 500尾。  相似文献   
27.
用施氏鲟同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进行正反杂交试验,比较3种鲟鱼纯种及杂交种后代连续两年的育苗指标得出如下结论:杂交种后代同大部分纯种的发育速度及有效积温差异不明显,但同母本更为相近;3种鲟鱼纯种的受精率、出苗率、开口率、转口率、成活率高于大部分杂交种,其中成活率差异特别明显(P<0.01)。同年度不同杂交种间成活率差异有较大变化,比较不同年份小体鲟♀×施氏鲟♂的成活率有明显差异(P<0.01),这与纯种亲本成活率变化一致,但施氏鲟与西伯利亚鲟杂交种差异不明显;施氏鲟♀×小体鲟♂连续两年的成活率为0,其他3个杂交种的成活率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28.
2010年东台市东台镇养鱼专业户李海所承包本镇原台东水产场4个养鱼池,面积54×667m^2,其中3×667m^2小池为蓄水消毒池,养殖鲢鱼、鳙鱼,其余3个池塘,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5月下旬投放虾苗250万尾,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总产量18645.6kg,单产365.6kg/667m^2,产值45.31万元,平均产值8884.3元/667m^2,创造效益5358.82元/667m^2。  相似文献   
29.
30.
夏季是鱼类养殖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高效鱼塘管理的关键时期,特水鱼类养殖、鱼虾混养、鱼蟹混养等高密度、高效益鱼池的夏季管理应掌握以下几点: 1投饵施肥1.1投饵是提高养殖产量的物质基础。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质、定时、定位、定量”。投喂的饲料要新鲜适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