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耕地选入基本农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为例,按照基本农田划定规程,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从耕地的自然质量、区位条件和空间形态三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 GIS平台实现各指标定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分值。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拜城县综合评价分值在[45.01,94.09]之间,依据综合评价分值将耕地划分为三类,其中优先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38 360.39 hm~2,占全县耕地的42.52%;适宜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9 979.64 hm~2,占全县耕地的11.06%;不宜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41 878.63 hm~2,占全县耕地的46.42%。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综合质量状况较好,综合分值在80分以上的耕地自然、区位条件优越,斑块规整且连片分布。评价结果与现状基本农田图斑进行对比分析,为新一轮基本农田划定实现耕地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32.
以‘早熟’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属间杂种(1、2、4、9、10、18号)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观察其枝干木质部解剖结构,测定其形态特征、有机营养成分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种的树皮率、射线宽度和导管密度均小于亲本,杂种的导管分子长度大于亲本;除9号单株外,杂种的导管分子内径、一端具尾频率、株高、茎直径、叶面积、节间距均显著大于亲本,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生长势强的杂种单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生长势弱的单株;株高、叶面积、节间距与树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树皮率呈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导管分子内径和一端具尾频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导管分子两端具尾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含量与导管分子内径、导管分子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与导管密度、射线宽度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城乡土地问题也应运而生,为实现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研究城镇化进程引发的城乡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运用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采用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化建设产生的一系列土地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经过分析后,得到解决这些土地问题的合适方案,将涉及面展开映射到全国,最终问题的解决方案亦可应用到全国合适的区域.[结论]阐述了伴随着城镇化而来的一些土地资源方面比较大众化的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为伊犁河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根据伊宁市2009-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以1 km×1 km的单元网格进行系统采样,借助GIS技术与半方差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益风险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对2013年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空间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2013年,伊宁市土地利用/覆盖存在风险集中在耕地、牧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三者比例占全区总面积的83.14%;2)土地利用结构与数量变化复杂,耕地、园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是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形式,突出表现为耕地锐减与建设用地大幅扩展;3)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逐年上升,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4)伊宁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分异显著,伴随建设用地扩展,高生态风险区由北向南逐渐转移,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5.
山西省马铃薯单产偏低的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地形复杂,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中间是 一系列彼此相隔的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全省大部分地区 海拔在1 000m左右。全省南北狭长,相跨7个纬度,气候 比较复杂。年平均温度4~14℃,从南到北逐渐降低,昼夜 温差15~20℃,年降雨量400~600mm,多集中在七、八、  相似文献   
36.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作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喀什市土地结构利用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借助线性规划方法对喀什市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对喀什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相关规划调控指标,预测2020年喀什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数据,以使得喀什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揭示冷(热)激对干旱胁迫下玉米活性氧清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调控机制,以会单2号幼苗为试材,经冷(热)激预处理后,待苗长至50 cm左右时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玉米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质膜遭到损害,其中对照质膜的损害明显比冷(热)激处理的严重;SOD和POD活性在干旱胁迫初期迅速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缓并略有下降,冷(热)激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这2种酶活性的响应差异较大,具有相互协调的作用;冷(热)激能显著降低玉米叶片在干旱胁迫下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干旱胁迫初期呈现上升趋势,但随后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冷(热)激处理能够显著地减缓这种下降的速率;在干旱胁迫初期,各试材根系活力的下降幅度较小,但到了干旱胁迫中期以后,各试材根系活力迅速下降,其中冷(热)激预处理能够显著减缓根系活力的下降速率。可见,冷(热)激处理能够显著增强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效,减轻膜质过氧化对玉米叶片的伤害,增强其耐旱性,其中以4℃冷激处理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8.
乌鲁木齐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利用水平的高低会给城市带来不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运用RS,GIS的空间分析手段,得出乌鲁木齐市近8 a来建成区发展演变图,并对土地总体集约利用趋势分析。利用多因素评价法建立潜力评价指标模型体系,通过AHP法得出各评价因子权重,建立潜力分级体系,对指标进行定量标准化处理,分别加权确定最终潜力值及值域。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对应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是3.26,属于第3级,相对粗放利用,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尚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39.
回归分析方法在库尔勒市农用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库尔勒市3 089个农用地定级单元,在SPSS软件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法选择农用地定级因素,确定各因素权重,并计算各定级单元总分,然后对总分作频率统计,绘制频率直方图,按农用地优劣的实际情况,选择频率曲线分布突变处为级间分界,划分农用地级别.  相似文献   
40.
以‘优选上海908’番茄为接穗,‘丽薯6号’马铃薯为砧木,研究了嫁接对其植株生长,源库器官质量、形态,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番茄的株高高于对照马铃薯,但茎粗细于对照马铃薯,而嫁接后二者均居于对照番茄与对照马铃薯之间;嫁接显著增加了植株叶面积,嫁接植株的根系体积、长度均显著大于接穗番茄,但与砧木马铃薯差异不显著;嫁接植株最终地上部所结番茄、地下部所结马铃薯的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嫁接植株的番茄果实和马铃薯块茎的体积、纵横径、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分别与对照番茄和马铃薯差异不显著;此外,嫁接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番茄相差不大,根系中的含量更接近于马铃薯,而枝蔓中的含量居于对照马铃薯与对照番茄之间。可见,嫁接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势均较旺盛,到开花结果及地下块茎形成时,源库关系开始建立并趋于协调;嫁接后增加了源强,扩大了库容,源库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其产量接近对照番茄与对照马铃薯产量之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