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67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本文采用4.0kV/cm×10min、4.5kV/cm×10min和5.0kV/cm×10min三个不同强度的静电场处理柠条种子。研究了柠条种子萌发过程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静电场处理能够提早柠条种子萌发过程DNA的复制;4.0kV/cm×10min和4.5kV/cm×10min的静电场处理增加柠条种子萌发过程RNA的含量,为萌发提供必要的核糖体和合成必要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2.
 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吸附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Thunbergii’,银桂O. fragrans ‘Odoratus’,丹桂O. fragrans ‘Aurantiacus’和四季桂O. fragrans ‘Semperflorens’叶片挥发物(VOCs)的组分和含量;同时采用自然沉降法,调查了4个桂花品种林地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金桂叶片VOCs中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辛醛、壬醛、癸醛、6-甲基-5-庚烯-2-酮和3-己烯醇;四季桂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苯甲醛、壬醛、癸醛、6-甲基-5-庚烯-2-酮和壬烷;银桂和丹桂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辛醛、壬醛、癸醛、壬烯、6-甲基-5-庚烯-2-酮和3-己烯醇。金桂林地中细菌数量在3,5,7,9和11月比对照分别降低46.6%,48.3%,67.6%,34.6%和26.0%(P<0.01),其他3个桂花品种林地中细菌数量在不同月份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金桂林在3,7和9月对真菌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比对照分别降低33.5%,38.8%和34.1%;4个桂花品种林对放线菌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说明:4个桂花品种树木可以降低林地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图3表1参18  相似文献   
23.
采用UniSpec-SC光谱分析仪对毛竹叶片反射光谱进行测定,并对叶片色素含量与反射光谱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缓释肥(Tr1)、毛竹专用肥(Tr2)、混合配方肥(Tr3)对毛竹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对毛竹叶片色素含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Tr1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增加(P<0.01),分别比对照增加15.7%、13.8%。3种施肥处理的毛竹叶片可见光区525~605 nm波长的反射光谱都明显降低,在550 nm波长处Tr1、Tr2、Tr3处理的光谱反射率分别比对照降低11.4%(P<0.01)、8.1%、7.8%,并使红边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与对照相比3种施肥处理均使毛竹叶片PSSRb、PSSRc、PSNDb、PSNDc、CRI1、CRI2、SIPI和PRI等反射光谱参数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毛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光谱参数PSSRc、PSNDc、NPCI、CRI1、CRI2、SIPI和PR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PSSRc、PSNDb、PSNDc、NPCI、CRI、SIPI和mSR705等反射光谱参数值与施肥种类相关。说明毛竹对缓释肥的利用率更高,毛竹叶片反射光谱对毛竹叶片色素含量和营养状况有良好的估测效果。  相似文献   
24.
冷蒿抗氧化防御系统对机械损伤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直接影响包括动物的采食和践踏。为了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耐牧性,采用人工机械损伤(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方式处理盆栽冷蒿地上枝叶,分别测定冷蒿叶片和根系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同时测定了抗氧化防御酶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冷蒿叶片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升高,膜质过氧化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轻度和中度处理下,冷蒿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径抗坏血酸还原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增强,抗氧化剂(AsA和GSH)的还原力(ρAsADHA值和ρGSHGSSG值)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重度机械损伤下AsA-GSH循环效率显著降低(P≤0.05)。冷蒿根系抗氧化防御系统对机械损伤也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能力。综上所述,机械损伤使冷蒿体内ROS质量摩尔浓度升高,且冷蒿能够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下快速、有效地启动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清除体内过量的ROS,维持一定的AsA-GSH循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耐损伤能力。图4表1参42  相似文献   
25.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竹会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其整个成竹生长,这个过程被称为快速生长期。为揭示毛竹新竹在快速生长期间从竹笋成长为幼竹这一过程中不同竹龄母竹对新竹的营养传输流向以及自然状态下毛竹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特征,利用Li-6400XT光合仪,分别对3年生和5年生毛竹在快速生长期间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快速生长前期,3年生毛竹的光饱和点(LSP)高于5年生毛竹,而在中期和后期5年生毛竹的LSP高于3年生毛竹;②3年生毛竹的净光合速率(Pn)在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5年生毛竹的净光合速率在快速生长前期显著低于中期和后期(P < 0.05)。净光合速率与竹龄(P < 0.01,r=0.132)和生长时期(P < 0.01,r=0.164)的相关性极显著;③蒸腾速率(Tr)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相关(P < 0.01,r=0.688),与生长时期极显著相关(P < 0.01,r=0.201),而与竹龄的相关性则不显著(P > 0.05);④水分利用效率(EWUE)总体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P < 0.01),快速生长中期显著高于前期和后期(P < 0.01),5年生毛竹高于3年生毛竹(P < 0.05)。研究表明:成竹通过竹鞭向新竹输送养分和水分的这个过程在快速生长中期最为剧烈。5年生毛竹是对新竹的营养传输的源头,也是新竹快速生长最主要的养分来源。  相似文献   
26.
千岛湖森林群落下层芒萁层片发育机理初步判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马尾松、杉木单优群落下层和杨梅茶园芒萁单优层片出现的原因.选择枫香群落、苦槠香樟群落和马尾松单优群落下层及林窗随机放置的盆栽芒萁,同时在马尾松、杉木单优群落下层和杨梅茶园选择自然生长芒萁,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光响应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盆栽芒萁的净光合速率Pn为马尾松单优群落>马尾松单优群落林窗>枫香群落>苦槠香樟群落;2)自然条件下芒萁净光合速率Pn为杨梅茶园群落>马尾松单优群落>杉木单优群落;3)芒萁LCP低于40μmol.m-2.s-1,且光饱和点亦较低;4)马尾松单优群落盆栽芒萁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最高,苦槠香樟群落盆栽芒萁光能利用率最低;自然生长于杨梅茶园群落下层芒萁光能利用率最高,而自然生长于马尾松单优群落下层芒萁水分利用率最高.因此,认为在马尾松杉木单优群落下层,芒萁单优层片形成与其耐荫性强有关.  相似文献   
27.
几种园林树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主要绿化树种的光合特性,本研究采用Li-6400光合系统分析仪,对5种园林树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ACI曲线和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丁香、榆叶梅、国槐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出现,剌槐、杨树呈单蜂曲线,没有"午休"现象;5种树种的光饱和点从高到低依次为:丁香>杨树>国槐>榆叶梅>刺槐;CO2饱和点从高到低依次为:杨树>国槐>榆叶梅>丁香>刺槐.该成果可以作为在园林生产实践中进行树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3种常绿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抑制空气微生物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方法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杨梅Myrica rubra、青梅Vatica mangachapoi、茶Camellia sinensis单株以及空旷地VOCs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自然沉降法研究了VOCs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空气负离子数。  结果  杨梅VOCs主要成分有α-草烯、香芹醇、罗勒烯、柠檬烯、壬醛等,萜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78.5%;青梅VOCs主要成分有乙酸叶醇酯、丁酸辛酯、顺式-3-己烯醇、松香芹酮、壬醛、癸醛、辛醛,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54.1%;茶VOCs主要成分有乙酸叶醇酯、丁酸辛酯、水杨酸甲酯、壬醛、癸醛、柠檬烯等,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40.8%。空旷地主要成分为苯类物质,占总量的74.2%;杨梅园内苯类占总量的54.8%,萜烯类占总量的35.6%;青梅园内苯类占总量的35.4%,萜烯类占总量的52.2%;茶园内苯类占总量的50.1%,萜烯类占总量的36.5%。杨梅园、青梅园、茶园、空旷地空气负离子日平均数分别为2 559.2、2 660.0、1 878.4、1 078.8个·cm?3。杨梅园、青梅园和茶园细菌日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5.5%、48.7%和39.3%;真菌日平均抑制率分别为39.0%、35.8%和34.6%;放线菌日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2.3%、42.2%和39.7%。  结论  植物VOCs对空气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促进空气负离子形成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图5表2参38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对薏苡种子活力及种子内酯酶、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硝酸稀土浸种,能够提高薏苡种子活力,促进根系生长,并能使酯酶、演粉酶、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带数目增加,酶活性增大。  相似文献   
30.
杜成  张汝民  侯平  温国胜  高岩 《中国草地》2009,(4):27-31,35
以7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损伤和未损伤冷蒿释放的挥发物对苜蓿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和未损伤冷蒿释放的挥发物对7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发芽指数和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损伤处理与未损伤冷蒿挥发物处理相比,种子发芽率降低了5.6%~15.0%;挥发物对7个紫花苜蓿品种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未损伤冷蒿释放的挥发物使7个紫花苜蓿品种根生长降低了10.4%~22.8%,芽生长降低了12.7%~30.4%,幼苗鲜质量降低了11.2%~16.8%;损伤冷蒿挥发物抑制作用较未损伤冷蒿挥发物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