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100、150和200ppm多效唑于油菜薹高20cm时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抽薹速度、最大叶长、柄长和叶宽都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大,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对产量结构诸因素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增产1.2%—8.6%;花期和熟期随浓度提高推迟2—4天;抗倒性极显著提高,菌核病极显著降低。因此,修饰株型是减轻病害和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抗性强、适合机械化等特点,适合长江中游的江西省及邻近地区推广应用,提出了适合长江中游的宁杂11号移栽与直播种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3.
转基因高油酸油菜T-DNA插入拷贝数及整合位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转基因高油酸油菜T-DNA插入拷贝数及整合位点相关信息,本研究应用地高辛标记的NPTII基因片段为探针,与经BamHI酶切的转基因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株系W-4的T2代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W-4的T2代单株的基因组含有一个T-DNA拷贝。用3到4个根据载体pCNFIRnos序列设计的嵌套特异性引物分别与简并引物组合进行TAIL-PCR反应,扩增得到转基因油菜T-DNA插入位点的左、右边界旁侧序列。经分析右边界旁侧序列长度为470bp,其中180bp为载体序列,290bp为W-4的基因组序列;左边界旁侧序列长度为641bp,其中365bp为W-4的基因组序列,276bp为载体序列。序列比对结果发现该转基因事件中,T-DNA左边界序列完全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仅有1个碱基由G转换成了A。而右边界则缺失了包括RBborder在内的62个碱基。结果表明:转基因高油酸油菜T-DNA的整合是一次无其他额外载体序列的整合。blast分析获得的与左右边界相连的油菜基因组序列,未检索到与之高度同源的序列,推测T-DNA插入位点可能位于油菜基因组非编码区。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转基因油菜W-4基因中T-DNA拷贝数、整合特点和旁侧序列,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油菜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以及转基因高油酸油菜的检测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4.
宁油20号由组合中油821/8705经多年系统定向选育而成,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常规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和抗倒等优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在2007-2009年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中,连续2年均比对照增产,2年平均产量为3 063.7 kg/hm2,比对照增产2.4%.含油率平均为43.1%,芥酸和硫苷含量分别为0.2%、23.4 μmol/g.该品种在栽培上应注意适期播种,提高种植密度,重施基肥,增施薹肥.  相似文献   
75.
甘蓝型油菜MI 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I CMS系统双低不育系宁A6、保持系宁B6和恢复系宁R1、宁R2、宁R3和宁R4,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归类、MI CMS系统恢复性的遗传、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1)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花粉数量、花粉生活力、自交结实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将本试验育性分级标准中的1级、2级和3级植株均作为不育株,仅4级植株为可育株。(2)根据这一归类方法,MI CMS恢复基因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模式。另外,在分离世代中还存在部分雄性不育株,表现为开花前期有少量花粉,后期则完全不育,对于这些植株的遗传表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MI CMS系统恢复系宁R1、宁R3和宁R4的恢复基因处于同一位点,是等位的。(4)MI CMS系统恢复系宁R1和宁R4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宁R2和宁R3的细胞质是不育细胞质。  相似文献   
76.
本文论述了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种质无花瓣1号的选育过程,并从遗传、生理、生态、抗性、农艺性状等方面,对该种质进行系统的鉴定与研究。指出无花瓣种质在低能耗与抗病性上具有较高育种潜势,是进一步选育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综合性状油菜品种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7.
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系,以4—氨基安替吡啉作为氧的受体,分析菜籽饼粕样品中硫甙内源酶酶解产生的葡萄糖来定量分析油菜籽饼粕样品中的硫甙总量。该方法具快速、准确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低油菜育种程序中低硫甙含量材料的筛选和鉴定。几个经“HPLC”法定量分析样品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重演性、稳定性好。葡萄糖回收率为94.75±2.5%。  相似文献   
78.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苏优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优 5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 ,表现综合性状好 ,恢复率高 ,高产稳产性强 ,成熟期早 ,双低品质性状稳定等特征。  相似文献   
79.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因的SRA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RAP引物设计规律设计了一套引物,结合混合集群分析法(BSA),对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30AB的不育与可育DNA池进行筛选,用在不育和可育DNA池间存在差异的引物再对430AB群体进行检测,获得了与隐性核不育基因ms连锁的3个SRAP标记,即m11e33270、m16e7280和m16e17370,它们位于核不育基因的同一侧,遗传图距分别为4.7 cM、20.1 cM和26.4 cM.  相似文献   
80.
中国油菜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45  
本文以“三发”栽培、群体质量栽培、保优栽培以及轻简化栽培等技术体系为主要内容,综述了我国冬油 菜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