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了解黑龙江省马铃薯生育期需水情况,2013年通过5因素5水平的正交旋转试验对黑龙江省主要栽培的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进行滴灌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数学模型无失拟项存在,试验设计合理,模型有效。不同时期水分处理中对‘费乌瑞它’产量中影响最大的是发芽期;‘费乌瑞它’各时期作用大小为:发芽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块茎形成期幼苗期。最利于‘费乌瑞它’产量的土壤张力值,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淀粉积累期均在40kpa左右,块茎增长期在35kpa左右。  相似文献   
82.
83.
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个方面分析了上杭县粮食高产创建取得的主要成效,对其具体做法、技术措施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上杭县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基于光伏模块的等效电路模型,结合simulink中的S函数,建立了光伏电池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实际光伏模块产品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下的I-V和P-V特性。分析了常见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方法爬坡法,并建立了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85.
水、旱稻根基粗和抗旱系数QTL的标记辅助选择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水、旱稻杂交、回交所产生的4个分离群体对RIL群体定位到的抗旱相关的根基粗、抗旱系数2个QTL进行了选择验证。结果表明,根基粗、抗旱系数QTL的两侧标记在不同群体、不同的遗传背景中遗传稳定。在旱田种植条件下,YIBC1、JIBC1、JIF2 3个分离群体携带有根基粗QTL brt4.1两侧标记有利等位基因的个体与没有携带brt4.1两侧  相似文献   
86.
云南稻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以5285份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为材料,以<云南稻种资源目录>中记录的31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大,稻种类型多,优异资源丰富.云南稻种资源主要分布于思茅、临沧、文山等滇西南和滇东南地区,占总数的80%;全部稻种资源中粳稻占54%,基本表现籼粳各半;滇西南和滇东南的遗传多样性最大,粳稻  相似文献   
87.
以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兴佳2号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升高,茎粗变细,主茎数减少,植株由于群体效应而徒长,纤细;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每667m~2种植6000株时产量最低,为2686.02kg;8000株时产量达到峰值,为4173.56kg,随后产量又降低。密度8000株与7000株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得出兴佳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88.
试用配合力进行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9个生态类型55份粳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供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以此分析粳稻的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各生态型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配合力分析表明西北粳、台湾粳和非洲ITA粳在多个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  相似文献   
89.
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摘要:以来自云南地方稻(Oryza sativa L.)种资源核心种质中的113份材料为研究对象,运用36对微卫星引物,研究了籼(indica )粳( japonica )两个亚种间和云南5个稻作生态区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布趋势,并筛选了籼粳亚种、水陆生态型和不同生态区的特异指纹标记。结果表明,粳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籼稻,遗传分化水平较低;而5个生态区中滇西南水陆稻区遗传多样性最大,遗传分化水平较低;滇东北高原粳稻区的遗传多样性最小。这种遗传多样性的分布趋势与前人在形态和同工酶水平上对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的考察,以及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在形态和同工酶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另外,在所出现的416个指纹标记中,分别发现籼粳特异指纹标记6个,水陆特异指纹标记15个,不同生态区特异指纹标记3个。初步认为,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代表了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从DNA水平上看,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粳稻的分化水平低于籼稻。微卫星标记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检测、分类和生态型确认以及核心种质研究中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90.
文章介绍了常用角规的种类,杆式角规在森林调查中的角规点数的确定、断面系数的确定、角规控制检尺等应用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