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2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土壤入渗特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对森林水文功能的影响,于2013年6—7月,利用双环入渗法对三峡库区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针叶混交林、木荷+杉木+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木荷+香樟+石栎+枫香阔叶混交林、木荷+石栎阔叶混交林)的土壤入渗特性进行研究,并与2008年相同实验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4种混交林的土壤储水能力均大于杉木纯林,在5种林地土壤饱和储水量中,杉木纯林2013年比2008年减小11.76%,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灌混交林、阔叶混交林2013年较2008年分别提高了19.24%、11.94%、17.98%和7.53%;2)人工林的生长可以增强林地的入渗能力,与2008年相比,2013年5种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初渗速率分别增加了52.8%、115.8%、51.1%、15.9%和49.9%,平均入渗速率也有增加;3)对5种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进行模拟,Horton模型比Kostiakov模型及Philip模型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32.
基于数量生态学的农地优先路径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量生态学中的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g(r)函数),经Monte-Carlo随机模拟检验,对三峡库区紫色砂岩区农地(垂直土层深度10~50 cm)不同影响半径土壤优先路径水平分布特征、以及与生物活动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影响半径的优先路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数量逐渐减少,同一土层随影响半径的增加优先路径的数量逐渐减少;同一土层,较小影响半径优先路径仅在小尺度(0~20 mm)上呈聚集分布,但随影响半径和尺度的增加,聚集分布状态逐渐明显;不同影响半径的优先路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也逐渐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较大影响半径优先路径聚集分布状态显著大于较小影响半径的优先路径;优先路径的分布与形成,不仅受到土壤自身膨胀、干缩等因素影响,而且与生物活动的空间关联性呈正相关关系,对大影响半径(R≥1.0 mm)的优先路径影响较大。空间点格局分析法相比CT扫描、土壤水分穿透曲线等测定土壤优先路径的方法更简单易行,所得结果相一致。这种方法能从形态学角度来量化分析土壤优先路径的分布特征,更好地揭示其潜在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33.
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以流域为单元调查规划阶段、流域水资源开发阶段、依法管理阶段和科学管理阶段四个方面介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指出我国水资源存在流域机构缺乏权力、体制和政策上存在弊端、流域规划监督无力、缺乏合理的水价体系、忽视开展节约用水等问题。同时,提出了水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为大系统、多目标、多级优化的综合管理、注重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建设、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法管理和加强公众参与和采用先进技术强化水资源管理,为发挥水资源在人类生存、社会生产及优化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4.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林地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优先流与地表径流的关系,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采用自记流量计记录优先流过程,在小流域出口处设置90°薄壁三角堰和水位计记录了地表径流过程,并对不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优先流流量主要决定于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优先流峰值总是晚于地表径流峰值出现,从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峰值出现时间的差异看,优先流的出现使得地表径流峰值出现时间推迟,历时过程延长。当优先流与地表径流流量过程线为双峰时,二者线性关系不明显。当优先流与地表径流流量过程线均为单峰时,二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关系随着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35.
该文以土壤颗粒组成分维和孔隙分布分维来表征土壤结构,研究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对重庆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抗剪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机械组成分维和微团聚体组成分维对内摩擦角影响最大,比其它影响因子大一个数量级;影响黏聚力值的因素众多,影响最大的是机械组成分维。在同一土壤含水率下,混交林地易受剪切破坏面在A2层和B层,阔叶林地最易受剪切破坏面在A2层,楠竹林最易受剪切破坏面在C层,灌木林地最易受剪切破坏面在A2层,农地最易受剪切破坏面在B层。  相似文献   
236.
重庆缙云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的土壤状况,以重庆缙云山4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缙云山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1m深土壤持水能力为9.5013.17 mm。2)枯落物蓄积量为16.21~32.42t/hm2,枯落物持水率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持水量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3)菲利浦模型较好地反映研究地区不同类型林地土壤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237.
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当地传统的农作物关联度最小,可见这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差;连翘+银花+紫花苜蓿模式的关联度最大,说明该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是三峡库区种植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