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7篇
  10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钾素对食用型甘薯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为了探讨钾素提高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基础。选用典型的食用型甘薯品种北京553,设置不同施钾处理,于2009~2010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定期取样的方法,测定块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功能叶蔗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块根产量、可溶性糖及各糖组分含量,其中K2O用量为24 g/m2处理增幅最大,为最适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宜供钾处理显著提高了功能叶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含量,生育期内平均增幅分别为10.31%和34.13%,同时提高了块根中蔗糖合成酶、不溶性酸性转化酶的活性,生育期内平均增幅为16.47%和3.66%,在提高源端光合产物供应的同时促进蔗糖在库端的卸载,促进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适宜供钾处理还提高了块根中-和-淀粉酶的活性,生育期内平均增幅分别为26.06%和14.64%,促进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此外,适宜供钾处理还显著提高了生长前期和后期块根中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以及生长后期块根中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促进了葡萄糖、果糖和果聚糖在块根中的积累。在甘薯收获期,块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13.52%和3.02%。即钾肥能够增加块根中蔗糖的供应量、促进块根对蔗糖的吸收、促进淀粉水解,是其提高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2.
通过饲喂小鼠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ethionine choline-deficient diet,MCD)获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es,NASH)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姜黄素诱导Nrf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组。给予姜黄素诱导Nrf2组0.9ml/d姜黄素剂量进行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姜黄素诱导Nrf2组均饲喂MCD饲料。饲喂4周后,通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情况。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含量;检测肝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磷酸化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hospho-PRK-1ike ER kinase,p-PERK)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诱导Nrf2组血清中TG和Chol水平升高;肝组织中TG和Chol含量降低;同时肝组织中GRP78表达上调,SREBP1的前体和成熟体均有所下降;PERK磷酸化水平降低。因此,Nrf2对蛋氨酸-胆碱缺乏所引起的NASH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内质网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传统的以ITS(内转录间隔区)为靶序列对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caulivora,DPC)的分子检测无法区分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D.phaseolorum var.meridionalis)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等近似种。笔者在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靶标序列筛选中,发现了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tef1α)序列。通过目标病原菌与其相似种比对发现,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在tef1α序列上有很好的特异性,适合作为分子检测的靶标。[方法]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tef1α为靶序列,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DPC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植株接种试验和进口大豆夹带大豆病残体检测。[结果]该方法仅需60 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64℃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60 min,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Ⅰ染料,根据染料颜色变化判定扩增结果。特异性试验中,在DPC菌株中扩增到梯形条带,同时加入SYBR greenⅠ染料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的阳性反应;而在其他供试菌株中均没有出现梯形条带,加入SYBR greenⅠ染料后则保持橙色的阴性反应。该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 pg·μL-1目标菌纯DNA。tef1α-LAMP技术能够检测出所有人工接种发病豆苗中的目标菌。在口岸截获的大豆病残体检测中,tef1α-LAMP技术能够在10 g进口大豆中夹带的大豆植株残体中最低检测出10个子囊孢子。[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疫以及其所致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4.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高压技术加工食品可以致死微生物,影响酶的活性,改变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对超高压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阐述,并对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为砷污染地下水体的修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稻草秸秆作为吸附剂,研究稻秆长度、稻秆用量、pH值、干扰离子等因素对饮用水中五价砷去除的影响。[结果]当五价砷浓度为300μg/L,稻草秸秆长度为2 mm,秸秆用量为10.0 g/100 ml溶液,最佳pH值中性,吸附时间为24 h时,稻草秸秆对五价砷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利用稻草秸秆去除饮用水中五价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超高压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压(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HPP)指超过100 Mpa的压力,在超高压环境下生命活动受到极大的抑制.冷杀菌中的超高压杀菌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食品领域的高新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超高压技术用于肉制品杀菌已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也已被应用于商业化生产.在简述HPP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HPP技术对肉及肉制品中蛋白质、脂肪、微生物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并展望了HPP技术在肉制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张海峰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529-529
为了缓解福建省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福建粮食安全,分析了福建省粮食生产供求现状和制约因素,揭示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实质特征及福建省粮食产业化经营现状,根据自主创新的内涵提出依靠自主创新加快福建粮食产业化发展步伐的8项具体措施: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增加粮食总量;机制创新,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逐步推进粮田的适度规模经营;开发创新,发展粮食生产产业链;市场创新,建立科学的粮食购销体系;制度创新,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制度;服务创新,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观念创新,发展外向型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8.
SHK-6对不同群体下大豆花荚脱落及其产量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冀豆1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在初花期对不同群体大豆施用SHK-6,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对不同群体条件下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SHK-6能够明显的提高各个群体下的大豆产量(8.0%),在密度水平为30株/m2的条件下施用SHK-6产量达到最高.调节剂SHK一6能够提高单株花数(13.0%)、荚数(14.8%)、粒数(10.9%)、荚重(16.4%)、粒重(12.3%),并且能够提高百粒重(2.4%)、粒茎比(15.0%).虽然SHK-6处理也增加不同密度水平下的花荚脱落数,但对脱落率没有影响.SHK-6能够降低叶面积指数(LAI)、提高下层叶片的光截获率(群体透光率)和下层叶片的叶绿素的含量.可见冠层结构的优化是导致产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研究超高产水稻新品种做为菜后稻的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问题,以‘两优616’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肥力菜田上平衡施肥能有效改善‘两优616’的农艺性状,提高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氮磷钾肥平均增产效果分别为13.1%、2.9%和13.4%,氮钾肥的增产作用高于磷肥。氮磷养分主要存储在稻谷里,分别占总吸收量的63.8%和73.6%,但钾素有89.0%存储在稻草里。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4.7%、24.7%和30.2%。在本研究条件下,经济施肥量为N 71 kg/hm~2、P_2O_5 34 kg/hm~2和K_2O 101 kg/hm~2,三要素最佳施肥比例为1:0.48:1.42。研究结果为‘两优616’作为菜后稻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