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关中地区棉铃虫发生演变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不仅危害棉花,其它作物如小麦、玉米、辣椒、瓜菜等受害也明显加重。关中灌区一代棉铃 虫主要在麦田危害麦粒,第三、四代棉铃虫主要危害夏播玉米雌穗,其发生及危害表现为因种植品种、栽 培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纯种抗虫棉及麦套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危害指数均低于2%的经济允许水平值, 非抗虫棉及麦套非抗虫棉危害指数较重。棉铃虫一代卵集中分布在小麦植株上,占总卵量的96.5%;二 代卵集中分布在棉花上,占总卵量的84.2%;三、四代卵分布较为分散。其发生的原因,除了受其自身所 具有的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系数高等生物学特性影响外,还与气候、虫口基数、农田生态环境、抗药 性、天敌等因素密切相关。控制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必须从长远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的棉铃虫可持续控 制策略,以生态调控为主,强化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2.
臭氧低碳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臭氧的消毒杀菌原理,使用技术及对设施蔬菜、苹果、猕猴桃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总结认为臭氧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低碳、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的杀灭农作物生产中的病原微生物,节约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符合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臭氧水及气体在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在设施条件下研究了臭氧水处理不同作物种子、臭氧水浇灌防治土传病害、臭氧气体对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对蔬菜作物的伤害试验。结果表明,用臭氧功能水处理种子,在适宜浓度下能够促进作物种子的代谢和萌发;对发病初期的黄瓜根腐病、番茄青枯病、辣椒疫病等土传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臭氧发生设备在温室内释放臭氧气体,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及灰霉病等气传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室内可控条件下,释放臭氧30s,连续释放10次,每次间隔时间10min时,对烟粉虱、南美斑潜蝇的杀灭效果可达100%。总结出温室内臭氧释放的最佳浓度为0.8~1.0mg/m3,既能有效防治温室蔬菜病虫害,又不会对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44.
陕西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鉴定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结线虫病是陕西棚室蔬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以其雌虫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值为主要依据,对采自20个市县的330份根结线虫样本进行会阴花纹鉴定,并对其种类分布以及危害进行调查,表明,陕西省根结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和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4类。南方根结线虫发生率占采集点的97.27%,是保护地蔬菜的绝对优势种群,以葫芦科受害较重。根结线虫在延安、渭南、铜川及商洛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达70%以上,以延安地区南部和渭南大部分地区发病最重,病情指数70以上;榆林地区发病率最低,发病率20%~30%,病情指数30以下。  相似文献   
4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由烟粉虱专性传播的毁灭性病害,为明确烟粉虱带毒率及其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影响,采用PCR检测方法对陕西和宁夏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烟粉虱带毒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6月番茄上的烟粉虱带毒率最高,均达到100%,9月次之,为90%,说明5、6、9月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高发时期;陕西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宁夏所采集的烟粉虱带毒率均在60%以上;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豆角5种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带毒率检测结果表明,番茄上的烟粉虱带毒率最高,为78%,说明番茄是带毒烟粉虱更喜食的寄主作物。烟粉虱广泛的分布区域、高携带双生病毒率和高种群密度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近年来危害不断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测定了25%奥宁、70%代森锰锌、55%敌克松3种药剂对陕西温室黄瓜根腐病陕北菌株和关中菌株的毒力,并进行了土壤药剂处理及灌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药剂对关中和陕北两种菌株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奥宁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效果次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差。对关中菌株EC50分别为0.3754、219.5887、105.5966,对陕北菌株依次0.2771、160.5462、89.5241。药剂处理土壤田间经济有效的用量均分别为200g、2000g、2000g。药剂灌根防治效果均不明显,生产上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14种植物挥发物对烟粉虱成虫Bemisia tataci EMD隐种的作用。结果表明,10%的1,8-桉树脑、丁香酚、月桂烯、苎烯和肉桂醛引诱作用较强,其中1,8-桉树脑和月桂烯效果最好(P<0.001)。而顺-3-已烯-醇蒎烯和戊烯为趋避作用,其中顺-3-已烯-醇蒎烯趋避性最强;1%的1,8-桉树脑、丁香酚、月桂烯、烟酸乙酯和橙花醇引诱作用显著,其中1,8-桉树脑和丁香酚的效果最好(P<0.01)。顺-3-已烯-醇蒎烯和戊烯为趋避作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将有引诱作用的单体复配后,仅1,8-桉树脑+丁香酚(1:1)和1,8-桉树脑+月桂烯(1:1)有引诱作用;10%的1,8-桉树脑涂抹黄板显著提高了黄板诱杀力。因此,植物挥发物对烟粉虱有趋避或引诱作用,其作用因浓度而发生改变,趋性一致的复配后不一定能发挥原有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陕西省温室黄瓜根腐病的病原及流行影响因素, 采用病原物组织分离的常规方法及田间系统调查, 对陕西温室黄瓜棚室出现的两种类型根腐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陕西省不同生态区温室黄瓜根腐病病原菌不同, 陕北地区黄瓜根腐病病原菌为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关中地区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落均在10-30 ℃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以20-25 ℃条件下发育最快, 当温度超过 30 ℃菌落生长速度减慢。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土壤连作年限的延长、不合理的轮作种植及大水漫灌等与温室黄瓜根腐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黄瓜栽培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黄瓜根腐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地膜覆盖棉田,生态环境与露地棉不同,因而,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及为害程度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了掌握地膜棉虫害的发生规律,给虫情测报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0.
设施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从设施内环境、病(虫)原、寄主植物三方综合分析,均有利于病虫的发生为害,一般常年产量损失率达20%~30%。病虫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中重要的生物灾害,控制其发生为害是广大菜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