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已知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ORF3、ORF5和ORF6基因,并将其依次与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定向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4.0-ORF6-ORF3-ORF5,经提纯后,给试验组小鼠后肢胫前肌注射,每只100big,2周后再注射1次。首免后每隔7d采血1次,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并测定其中和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很高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动物致病性RNA病毒,如登革热病毒(DEN)、猪瘟病毒(CSF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口蹄疫病毒(FMDV)和风疹病毒(RUBV)等,可诱发人或动物产生严重的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在世界各地的间歇性暴发,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逆向遗传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动物RNA病毒的研究,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通过RT-PCR获得RNA病毒的全长cDNA分子,对该cDNA进行一定的基因工程操作后,利用  相似文献   
13.
牛黄即牛的胆结石 ,是名贵中药材之一 ,有牛黄的牛平时较难见到。本文通过对 1例牛黄牛和 3例非牛黄牛胆汁的理化检验和细菌分离鉴定 ,分析了牛胆汁的物理化学改变和细菌感染与牛黄形成的关系 ,初步表明胆汁中糖蛋白、间接胆红素、胆固醇和钙离子含量的增加 ,磷脂含量的降低 ,以及胆汁的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感染等 ,对促进牛黄生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猪瘟病毒C株重组标记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构建的猪瘟病毒C株感染性克隆作为骨架,利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将GP5基因引入猪瘟病毒感染性cDNA中,体外转录得到RNA,转染SK6细胞后,检测了传代细胞中重组猪瘟病毒包含GP5区段的一段重组序列。结果表明,GP5基因稳定地插入在重组病毒基因组中,改造后的重组病毒可望作为C株活病毒标记疫苗。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黄芪、白芍、当归、川芎、蒲公英、王不留行、益母草等中药组方 ,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 ,于试验前后测试红细胞 C3 b花环、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及红细胞 C3 b花环促进率和抑制率 ,并检测隐性乳房炎转阴情况。结果表明 ,隐性乳房炎患牛红细胞免疫功能较低 ,用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中药治疗隐性乳房炎的有效率达 83%。  相似文献   
16.
猪瘟病毒(CSF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边界病病毒(BDV)均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成员。它们在结构、抗原性和遗传上关系密切。据推测CSFV、BVDV和BDV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为适应不同动物演变而来。BVDV和BDV可感染反刍动物和猪,CSFV仅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是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与科研试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根据农业院校实验动物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的特点,分析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农业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对策,为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实践及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细胞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当归、川芎、芍药、黄芪、蒲公英、丹参、益母草等中草药 ,配制成饲料添加剂 ,研究了其对奶牛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的影响 ,并用北京隐性乳房炎检验液 (BMT)对供试牛进行疗效跟踪检验。结果表明 ,该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SI(P<0 .0 5 )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 (P<0 .0 5 ) ,并能明显提高隐性乳房炎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9.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自猪瘟病毒被确认以来,国内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疫苗的研究,并研制出具有强保护作用的兔化弱毒苗等疫苗品种,在防制猪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传统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易于构建和制备、稳定性高等特点,能通过不同途径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关于猪瘟病毒DNA疫苗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1]。试验利用已经构建成功的猪瘟病毒DNA疫苗给小鼠肌肉注射,研究其免疫作用,为确定疫苗的保护效力和进一步改良提供依据。1材料和…  相似文献   
20.
以猪水泡病病毒(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SVDV)HK’70为材料,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P1区的2个重叠目的片段,连接于pMD18-T载体,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经重组质粒的双酶切,PCR鉴定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HK’70P1区核苷酸组成中A含量较高,G C含量较低,且A-G、C-T转换率较高。P1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SVDV HK’70与J1’73、H/3’76、SVDV(Seechurn等测株)、NET/1/9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8%、98.1%、97.6%和89.3%;相应地,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98.7%、98.8%和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