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为筛选绒山羊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croRNA(miRNA)及靶基因验证,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绒山羊胎儿期(45、55、65、75、95、115和135 d)皮肤组织miRNA表达谱的基础上,鉴定各比对组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根据毛囊形态发生规律筛选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miRNA,运用RNAhybrid、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筛选到的miRNA靶基因并与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基因取交集,所得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中的关键基因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进而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关键miRNA-mRNA的靶向关系。结果表明:1)筛选到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RNA 153个,共预测到32 978个靶基因;2)取交集后得到1 352个靶向的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基因,且显著富集在29条KEGG通路中,其中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TGF-β同样显著富集;3)构建了chi-miR-26b-5p-SMAD1和 chi-miR-495-3p-SMAD1等232对次级毛囊发生发育可能相关的miRNA-mRNA关系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关键靶向关系。本研究为解析miRNA在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42.
circRNA(Circular RNAs)是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并以共价键形成封闭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ncRNA)分子,根据circRNA的剪接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显子circRNA(Exonic cirRNAs)、内含子circRNA(cirRNAs)和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Exon-in-troncircRNA,EIciRNA).文章从分子特征、研究历程、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及其数据库及分析工具等方面对circRNA研究现状和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结果显示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circRNA被挖掘,其具有稳定性、广泛性、保守性及组织特异性等性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一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circRNA还有许多尚未知悉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如其在绒毛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理,且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在今后研究中,应深入研究circRNA及其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及绒毛发育的作用机制,充分了解其更多的生物学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3.
花岗岩片麻岩微生物风化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利用培养基中不同浓度两种混合真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Cortinadussublanmus)对花岗岩、片麻岩的直接的风化作用.此外,对风化作用前的花岗岩、片麻岩用XRD和XRF作了岩石组成成分分析和全岩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片麻岩在混合真菌作用下,岩石组成成分中的蒙脱石、云母比正长石更易被风化;大部分金属离子的溶出量与作用时间和菌浓度均呈现"U"型曲线图;Ca2+、K+、Mg2+、Ar3+、P3+最易溶出并且K+、P3+、Na+的溶出量仅与作用时间关系紧密,但是与菌的浓度关系不紧密,尽管含菌的样品与对照差异显著.Mg2+、Al3+溶出量则与作用时间和真菌浓度都有关系,Ca2+的溶出过程复杂.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对岩石风化作用显著,所以在植苗造林中,采用接种过菌根菌的苗木,既有利于提高苗木抗性,又有助于岩石风化.  相似文献   
44.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5.
内蒙古白绒山羊母羊产羔效应的遗传分析(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genetic law of litter size of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Method] A total of 22 721 litter records from 3 044 mother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 As shown by the least square variance analysis,the sex,parity and birth type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lamb birth weight.As indicated by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the parity,population and maternal effect influenced litter size significantly.The birth weight heritability of single lamb,twins and total was 0.16,0.40 and 0.17,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a certain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 line with superior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46.
Hoxc13基因在毛囊形成、毛发生长、毛囊正常形态维持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为了研究绒山羊Hoxc13的功能,根据GenBank中Hoxc1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分离并克隆了内蒙古绒山羊Hoxc13基因的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ECFP-Hoxc13.  相似文献   
47.
为了给智能汽车多模式驾驶中汽车的安全性、人—车辆—环境系统的交互性以及驾驶员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等研究提供平台,从操纵装置设计和操纵信号采集设计两个方面开发了平台的硬件环境,结合平台操纵装置,给出了自动驾驶装置和电气控制回路设计,并根据现有智能汽车驾驶模式的切换方法,提出了基于阈值的驾驶模式切换方法,完成了智能汽车多模式驾驶仿真平台的搭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驾驶模式切换系统和自动驾驶路径运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8.
绒山羊皮肤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与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和优化绒山羊(Capra cashmere)皮肤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2-DE),本研究从样品提取及纯化方法、上样量、IPG胶条的选择、等电聚焦程序等多个方面对双向电泳分离条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液氮研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皮肤组织蛋白质,2-D clean up kit试剂盒进行纯化,采用17 cm pH4~7的IPG胶条450μg上样量,等电聚焦程序重复数次除盐步骤,获得的2-DE图谱效果较好;同时对实验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的双向电泳条件,建立了较高分辨率和较好重复性的绒山羊皮肤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可以进行后续实验。本研究获得良好的绒山羊皮肤组织蛋白双向电泳图谱,验证了绒山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可行性,为后续进行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周期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毛囊发生发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49.
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将BMPR-IB基因特异性定位于内蒙古绒山羊各发育阶段皮肤毛囊中,电镜下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胚胎期和成年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均有表达,有可能影响内蒙古绒山羊出生前后毛囊的分化和增生.  相似文献   
50.
不同发育阶段绒山羊皮肤中FGF5基因mRNA表达的RT-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对毛囊生长发育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在10月左右和1月左右,即皮肤毛囊处于生长旺期和退行期时采集了12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皮样,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皮肤总RNA(一步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FGF5基因在绒山羊绒毛周期性生长不同阶段皮肤中的表达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FGF5基因mRNA在绒山羊毛囊生长旺期和退行期均有表达,却只得到了一种剪切形式的表达,经测序是长片段,而缺失外显子2的短片段形式没有检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