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9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9篇
  36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51.
新哒嗪类化合物9403对小麦去雄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合成的新哒嗪类化合物9403,以fenridazon-K为对照,进行了9403对小麦的去雄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403对品种农大3338及北农2号的去雄效应与fenridazon-K相似,平均去雄率为98.0%,与fenridazon-K(98.2%)差异不显著,但9403对籽粒的影响程度比fenridazon-K小;平均人工粉结实率为89.4%,显著高于fenridazon-K(81.0%  相似文献   
452.
连续两年在大田和温室对 WL84811的杀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WL84811是一种良好的小麦杀雄剂。从花粉母细胞形成到花粉双核期间喷施,均可诱导雄性不育,不育率可达100%;(2)喷施后抽穗延迟1~4天,平均延迟2天;(3)株高平均降低5厘米左右,主要是缩短倒数第一、二节间的长度,尤以缩短倒数第一节间长度为显著;(4)杀雄后的植  相似文献   
453.
针对棉花中耕培土机械普遍存在的功能单一、作业效率低、培土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集棉花行间施肥、松土、除草以及培土多功能于一体的棉花中耕培土施肥一体机,并对机具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确定了中耕施肥仿形单体、回转式培土装置、施肥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在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棉花中耕培土施肥一体机...  相似文献   
454.
萝卜新品种红优五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优五号是以春季红萝卜不育系为母本,徐州大红袍萝卜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季萝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肉质根长18~21 cm,粗9~12 cm,单根重900~1 600g,皮红肉白,多汁,脆甜,商品性好,生长期60~90天,秋季栽培667 m2产量8 000kg左右,适宜黄淮海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55.
以旱稻基因型远FH 2-1〔旱稻65(O.sativa)/长芒稗(E.caudata)〕为母本、高粱基因型沈农133(S.bicolor)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旱稻新种质创造研究,分别在F1、F2获得双亲没有的紫色柱头、紫色芒、紫色护颖、紫色颖尖及糯质胚乳5种变异性状。上述性状均能稳定遗传,通过系谱法选育,已获得带有上述新性状的纯合高代品系,部分品系已直接用于旱稻抗逆、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456.
我国北方冬小麦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戊聚糖是小麦面粉加工和食品品质重要的影响因子。本研究测定了我国北方冬麦区77个品种(系)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和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千粒重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戊聚糖含量变幅为4.82%~7.28%,戊聚糖含量与籽粒饱满度、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千粒重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对“间苯三酚-冰醋酸法”测定小麦戊聚糖的含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7.
科学核算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对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棉区的农情、棉情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包括轧花加工)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分别为1 436.50元、1 418.79元和1 440.72元;每666.67 m2表观主产品产值分别为1 927.76元、2 036.77元和2 430.99元;每666.67 m2表观纯收益分别为491.26元、617.97元和990.28元,都呈现逐年上涨趋势,表明植棉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受气候变化和市场价格影响,年际植棉生产波动大,稳定性差,相关补贴对稳定植棉收益具有重要功能。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每千克皮棉表观总成本分别为12.35元、12.37元和14.8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47%、10.81%和12.71%,物化成本分别为4.71元、4.88元和6.2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59%、38.62%和38.7...  相似文献   
458.
459.
为了解河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状况,选取河南省1980年以来审定或种植的17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7.53%~15.34%之间;湿面筋含量在26.70%~46.00%之间;微量SDS沉淀值在6.66~31.05 mL之间;面团稳定时间在1.00~29.90min之间,平均值为4.63min。弱筋材料(稳定时间≤2.5min)为63份;中筋材料(2.5min稳定时间7.0min)为80份;强筋材料(稳定时间≥7.0min)只有33份,占总数的18.75%。1980-2002年审定品种(系)的稳定时间平均值为4.35min,2003-2008年的为4.41 min,而2009-2014年的为5.73min,2015年、2016年和正参加河南省区试的为3.95min,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仍以中、低筋为主,但2002年以后审定的优质品种数目明显增多。对优质品种(系)的系谱分析发现,大多数优质品种为小偃号(小偃6号及其姊妹系)的后代,推测小偃号是河南小麦的主要优质源。此外,发现和面仪参数如峰值时间、峰高、尾宽等原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等参数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可以用和面仪检测育种材料的品质状况。综上所述,随着20世纪末对小麦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河南省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进程大大加快,小麦品质得到显著改良,小偃6号作为重要的优质源在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中起着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460.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一株斯高威尔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两个化合物1和2,结构经波谱综合解析并与文献数据比对,确认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6-甲基-12-羟基-十四烷基-N-(2’,3’,4’-三羟基丁基)-2E,4Z-二烯酰胺,化合物2为已知化合物sambutoxin。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均对大斑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11.43μg/mL和18.42μg/mL。离体叶片法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8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玉米大斑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84.8%,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