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辽宁省松毛虫发生面积气象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气象因子预测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基于辽宁省阜新县1983—2008年气象资料与松毛虫发生面积等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将筛选出的气象因子作为预报因子,通过多元回归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松毛虫发生面积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与松毛虫发生面积显著相关的5个气象因子包括:上一年12月平均最低温度、上一年11月平均相对湿度、上一年9月降水量、本年2月降水量和本年3月降水量;人工神经网络法的模拟和预测精度均优于多元回归法,多元回归法的预测精度58.2%,人工神经网络法的预测精度为83.6%;人工神经网络法更适用于辽宁地区松毛虫发生面积的预报。  相似文献   
102.
春季松毛虫种群数量及其发生面积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监测春季松毛虫种群动态变化及进行综合防治; 利用1986-2012年阜新县松毛虫上树期死亡率、发生面积及同期的气象数据,采用相关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松毛虫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与同期气象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松毛虫在阜新地区有春季和秋季两个发生期,以春季发生较重,发生时间为3月下旬到6月上旬。上树前2月下旬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其复苏有很大影响,上树过程中温度是影响上树死亡的主要因子,其次是风速和相对湿度。在综合考虑多种气象因子、越冬死亡率、上树期死亡率和前一年发生面积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以5种主要气象因子、越冬死亡率和前一年发生面积为预报因子建立发生面积预报模型,模型拟合结果和试报准确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不同年型玉米生长季降水特征以及气候成因,为提高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朝阳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014年气象资料,分析玉米生长季降水特征及“夏旱”气候成因.结果表明,2014年玉米生长季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玉米出苗拔节期和成熟末期,降水偏多;抽穗开花期7~8月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自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给玉米开花授粉和灌浆造成严重影响,致使玉米产量降低;造成朝阳地区2014年严重“夏旱”的主要气候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大型移动防雨棚开展了玉米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通过分析玉米植株茎流速率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玉米植株茎流速率的影响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期干旱胁迫及对照试验的玉米植株茎流速率在晴天均呈单峰曲线,在阴天或多云天呈现不规则的上下波动状态;干旱胁迫导致玉米茎流速率显著下降并且峰值提前;复水后的茎流速率与对照间的差异缩小,但仍低于对照且峰值提前;2比较拔节—吐丝期茎流速率平均值为:对照重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吐丝—乳熟期和乳熟—成熟期均为:对照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3茎流速率与净辐射、气温呈现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现显著负相关;重度干旱胁迫后,土壤水分的亏缺影响了玉米植株茎流速率,减弱了相对湿度对其茎流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利用ANUSPLIN插值软件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辽宁不同时期≥0℃和≥10℃的积温、初日、终日及持续日数的气候平均值进行空间拓展。研究表明,积温值地区间最大相差900℃·d以上,以环渤海为中心的高值区北界向北扩展,增大60℃·d以上,辽西和东部山区的低值区范围都不同程度缩小,积温减少,中间过渡值各区域北界略向北推。初日地区间最大差值超过15d,大连和辽西南部最早,且提前2d左右,东部山区大部最晚,延后1d左右。终日地区间最大差值超过12 d,辽宁北部和东部山区西侧为主要的提前地区,其他大部地区都向后延迟,一般延后1d左右。持续日数地区间最大差值超过30 d,高值中心由环渤海大部地区向中部平原和辽西中部扩展,延长3~4d,辽西和东部山区的低值区域略有收缩,其持续日数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106.
“特长2号”丝瓜是四川省通河县两河口乡农校从1984年起。以系统选育法,从当地农家品种小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已通过县科委组织鉴定,该品种品质佳、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一个很有开发价值的地方良种。一、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技力强。主测蔓均结瓜,瓜呈长圆件形、一般长60-90cm、最长可达150cm,横径4-8cm,单瓜重2-3kg。瓜皮绿色,有纵条纹,肉厚、白色、质脆细嫩.不易老化,品质佳,采收期长,产量高,667m2可产嫩瓜10000kg左右。老熟瓜的瓜络洁白,是中药材、也可加工成天然植物浴巾等多种保健用品、还可出口创汇。该…  相似文献   
107.
利用辽宁省阜新县1976-2012年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数据及同期气象站的温度、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与逐步回归相结合等方法,确定影响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的预报模型,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都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冬季温度是影响赤松毛虫越冬死亡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日照时数和温湿度的配合情况。仅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方法Ⅰ)所建模型得到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5,D2(越冬死亡率模拟值与实际值相对差值的平方)均值为0.58,而采用主成分与逐步回归相结合方法(方法Ⅱ)建立模型得到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6,D2均值为0.62。利用两种方法对2009-2012年松毛虫越冬死亡率进行模拟预测,其中2009,2010和2012年方法Ⅰ预测准确率在70%以上,方法Ⅱ的预测准确率在80%以上,表明方法Ⅱ所建模型的拟合及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方法Ⅰ,但由于两种模型的适用条件不同,在各气象因子数据容易获取的情况下,应选用方法Ⅱ,反之则可选用方法Ⅰ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08.
109.
张玉书 《云南农业》2003,(12):29-29
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县域农业信息体系,对内可以整合信息资源,为经济活动和经济交流提供信息传播平台,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对外可通过地(市)、省、全国各级农业信息局域网、农业信息网或者上互联网将信息对外发布,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0.
“夏芹”是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从意大利引进的芹菜优良品种,抗病、耐寒也耐热,有良好的抗逆性,突出的丰产性更为人称道。成熟植株平均高90cm,单株重600g以上,每667m~2产量可达8000kg。一、特征特性“夏芹”属实心芹菜,枝叶直立,叶片浓绿肥大,叶柄肥厚脆嫩,质地密,表面光滑,组织充实,纤维少,香味浓,品质优,每100g鲜叶柄中含干物质5.26g,糖0.96g,维生素52mg,营养很丰富。“夏芹”是译名,并非夏季专用种。一般7~10月种植,春节前后上市。“夏芹”种植与普通芹菜相同,先育苗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