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益油1号油菜不同密度和叶龄免耕移栽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益油1号不同密度和叶龄免耕移栽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益油1号免耕移栽的最佳叶龄为6叶,最佳密度为10.5万株/hm2,其产量为3 085 kg/hm2。  相似文献   
42.
张瑞茂  杨明聪 《种子》2001,(5):67-77
根据我省开展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的需要 ,由贵州省农业厅组织的 6人考察团 ,于 1999年 8月至 9月先后考察了位于多伦多的先锋种子公司生产发展研究中心、温尼伯的加拿大卡诺拉 (Canola)管理委员会、曼尼托巴大学植物科学系和萨斯卡通研究中心、格罗技术公司、萨省 (Saskatchwan)卡诺拉发展委员会、阿省 (Alberta)小麦研究站油料研究发展部、阿尔伯塔大学植物科学系、阿省作物发展中心、阿省皮克种子公司和加拿大西部最大卡诺拉油厂康贝利尔 (Canbra)食品有限公司等政府管理与科研机构、大学、种子公司、油饼等加工部门。通过与有关政府官…  相似文献   
43.
叶是油菜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油菜一生的主要代谢源,特别是花期,对油菜开花和结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摸清初花后植株叶片的动态变化规律是极为必要的。过去的研究指出,油菜主茎叶片的寿命长短、及其干重均是自下而上由小到大,再变小,各节位叶的最大叶面积和干重一般出现在上面长柄叶与短柄叶的范围内。而对于初花后植株叶片由上而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单位叶面积干重  相似文献   
44.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纯黄籽双低新品系YR5602是十分稳定的黄籽材料。5个年度的群体黄籽株率均为100%,黄籽频率也均为100%,黄籽度高达1.94~2.00,除种脐颜色稍深外,种皮全部均为淡黄色且无斑点。YR5602的粒色与枝次、枝序、果位、粒位以及不同的农艺措施等均无明显关系。YR5602是极为珍贵的油菜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5.
甘蓝型油菜稳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黄籽双低转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低芥酸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和双低不育材料388A与黄籽双低品系杂交,F1去雄正反回交,以BC1后代B2代中的A株与原父本回交,再与B3中的A株测交转育,经7代即可有效地育成黄籽频率在80%以上、硫苷含量30μmol/g介酸含量<1%、且植株性状整齐而稳定的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相似文献   
46.
一、材料与方法 1.参试品种油0301、油6875、油7232、油7242、油8156、T-1-15、秦优7号(CK)和T-3,计8个品种.前5个品种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张瑞茂先生提供,T-1-15和T-3由笔者选育,对照秦优7号由当涂县神农种业提供.  相似文献   
47.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86 A与恢复系69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原名NR 168,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0.8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4.44%(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3位和2009年A组第5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18%,15点次试验,13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0%;平均产油量77.34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1.57%,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油7.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1.89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5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2.5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2.8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5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67.7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4.3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6个,主序长58.1 cm,主序有效角80.2角,着果密度1.4个/cm,单株有效角434.0个,角粒数19.95粒,千粒重3.74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2.76%,芥酸平均0.3%,硫苷28.3 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4.82%.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上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48.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是不同于显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一种新的不育类型。它的不育性是受两对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性基因控制。此种材料恢复源广,转育新的不育系也较容易。  相似文献   
49.
在油菜成熟前的角果内就已经发芽(胚根突破种皮,并有不同程度伸长)的籽粒称为芽粒,具有芽粒性状的品种和资源材料从开花后35天左右就有芽粒产生,并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多的趋势。不同品种和同品种不同个体(或株系)间芽粒的有无和多少差异较大,而与具有芽粒性状单株的花序部位无关。具有芽粒的种子其发芽势(率)和出苗率比正常种子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50.
为打破瓶颈,提高收获指数从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利用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为材料,解析它在2个不同环境下(思南和花溪)收获指数的构成因素,分析在思南和花溪环境下各相关性状的变异,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收获指数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思南环境下DW871株高、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和收获指数均值显著高于花溪环境,但二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和单株生物产量则显著低。思南环境下,油菜收获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相对湿度和温度较高,导致生物产量较低、角果多、单株产量较高,对产量贡献较大,单株角果数和单株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花溪环境,单株角果数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生物产量无显著相关性。两种环境下,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都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高温高湿环境下,将角果长度、主序角果数和二次分枝数与单株产量有效结合,且适当控制生物产量才能实现较高的收获指数;多日照、降雨量充足环境下,则可通过提高单株角果数、角果长度和单株产量来提高,同时也需对生物产量进行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