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随着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农业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8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普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新时代农业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对农业科普工作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做法,针对对象、内容、渠道、形式和队伍这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2.
以1,6-己二醇和 E,E -2,4-己二烯醇为原料,在四氯合铜酸二锂(Li2CuCl4)催化下通过Coupling偶联反应合成出大豆食心虫 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 E,E -8,10-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Ⅰ),总收率30%;在相近条件下合成了 Ⅰ的类似物Ⅱ~Ⅷ。 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GC-MS确证。该合成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副产物少,产物立体选择性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每诱芯含0.1 mg化合物 Ⅰ 、0.01 mg Ⅱ 、和0.1或0.5 mg Ⅳ 时对大豆食心虫具有较好的引诱效果;混配结果显示,当诱芯质量比分别为 m(Ⅰ):m(Ⅳ)=10:1、 m(Ⅰ):m(Ⅶ)=1:5及 m(Ⅰ):m(Ⅷ)=1:5或1:1,且每诱芯混剂含量为1.0 mg时,其引诱活性与标准诱芯相当。  相似文献   
33.
绞股蓝中毒死蜱残留量SFE-GC/MS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绞股蓝中毒死蜱残留量的超临界CO2萃取(SFE)和气相色谱-质谱结合的检测方法(SFE-GC/MS)。【方法】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CO2体积为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设计L16(43)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绞股蓝中毒死蜱的最佳萃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模式对绞股蓝中残留的毒死蜱进行检测,并对毒死蜱在绞股蓝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绞股蓝中毒死蜱的适宜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为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压力41.370 MPa、温度50℃、CO2体积30 mL。毒死蜱超临界CO2萃取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88.87%~112.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58%~13.78%,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在推荐用量(75 mL/hm2)和加倍用量(150 mL/hm2)条件下,毒死蜱在绞股蓝上的动态残留半衰期分别为2.36和2.21 d,喷药30 d后,已检测不到其在绞股蓝上的残留量。【结论】建立的毒死蜱SFE-GC/MS检测方法具有萃取效率高、无污染、经济等优点,适合于绞股蓝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分析了柑桔园衰退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柑桔树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5.
建立了快速测定绞股蓝中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GC/MS检测。超临界CO2萃取适宜条件为:压力41.370 MPa、温度40℃、改性剂添加量0.08ml/g、静态萃取时间25min、CO2体积为10 ml。方法回收率在92.18%-110.28%,相对标准偏差为6.33%-10.87%。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农残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中国粗榧枝叶提取物分离及其对反枝苋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对杂草反枝苋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指标,提取、分离、鉴定了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Li.枝叶中的除草活性成分。中国粗榧枝叶乙醇提取物的酸水溶液用苯萃取,萃余相碱化并用氯仿萃取得总生物碱。以硅胶及氧化铝柱层析从中国粗榧总生物碱中分离出了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 H1、H2和H3 ,其结构依次鉴定为桥氧三尖杉碱、三尖杉碱及11-羟基三尖杉 碱。在1.00 mg/mL的供试浓度下, H1 对反枝苋种子根、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6.1%和82.4%, H3 对反枝苋种子根、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2%和77.1%, H2 除草作用较弱。测定结果表明,萃取所得总生物碱为中国粗榧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7.
神经网络在滑坡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讨论了滑坡预报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神经网络解决滑坡预报问题的新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滑坡预报系统(HPNN)模型及基本结构,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8.
张璟 《现代园艺》2013,(23):16-17
引进优质大球盖菇良种进行栽培试验,利用蔬菜塑料遮阳网大棚,栽培大球盖菇,可避免冬季不良气候及春季出菇的影响,达到好管理、出菇快、稳产高产的目的。通过制种、接种、温、湿、气等的调控,实现了大球盖菇的引种成功和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行了一定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39.
夏玉米高额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65-66
实现夏玉米高额丰产,必须在保证足穗的基础上,主攻穗大粒多,稳定提高粒重;在高产群体建立上,应掌握适宜的播种密度,合理的叶面积动态和较高的干物质积累;运用好选用良种、免耕点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防倒坑灾5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0.
针对当前植物工厂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参与易携带病菌造成污染的问题,开发自动化物流系统,对关键部件输送机构、直角坐标机械臂、末端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双层栽培架和转向机构进行设计,实现移栽和收获工作过程中苗床的自动搬运.种植区域无人化,有效解决由于工人进入栽培室内作业而带来的病菌污染、作业安全隐患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