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丰富解磷微生物菌肥种质资源库,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巨菌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高效解磷微生物PJS-18,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解磷、促生作用的研究.经检测,PJS-18菌株溶磷指数为2.19,产生的可溶性磷含量达82.87 mg·L-1,碱性磷酸酶活性为87.17μmol·min-1·L-1.通过16S rDNA分子鉴定及表观测定初步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低浓度PJS-18菌液对小麦苗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株高、主根长较有机肥对照组提高了12.01%、14.93%;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07%、21.70%;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3.30%、56.79%、3.13%、60.00%.综上,PJS-18菌株具有高效解磷能力,有良好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和掌握最近几年时间里辽宁省规模化猪场猪流感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试验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对2019年3月~2022年6月期间在辽宁省沈阳、大连、本溪和铁岭四个城市的规模化猪场采集的572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内,猪流感抗体阳性血清总数为304份,总血清阳性率达53.15%;2019~2022不同年份时间内,2009年甲型H1N1(pdm/09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5%、12.30%、18.56%和16.22%,欧洲类禽型H1N1(EA 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04%、23.77%、13.17%和19.59%,经典H1N1(CS H1N1)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则分别为20.00%、26.23%、21.56%和20.98%;四个城市中沈阳规模化猪场中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72.09%,沈阳的猪场以EA H1N1亚型猪流感为主,本溪和铁岭的猪场以CS H1N1亚型为主,大连猪场则主要是pdm/09 H1N1亚型;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样本中仔猪的血清阳性率最高(78.65%),其次是保育猪(58.97%),而育肥猪的阳性率最低(37.61%)。本...  相似文献   
53.
荔枝生长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问题,直接影响荔枝的产量与品质,合理识别荔枝病虫害,可以减少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合理和杀虫剂滥用等情况。文章选取典型的“桂味”荔枝为研究对象,开展病虫害防治,建立基于信息增强方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迁移研究和辨识模式,使原始样品容量扩大数倍,并通过构建模型过拟合值,进而提高模型的泛化水平和荔枝病虫害防控分析的精度,以提高荔枝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54.
以4段分期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气温、泥温逐日数据,同时测定了土壤pH、养分含量、机械组成、交换性盐基离子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播期水稻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同播期土壤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为适宜到丰富;交换性盐基组分中Ca~(2+)比例最高;土壤组成以粉粒为主;5月9日移栽的水稻土壤中黏粒含量最高,对应的分形维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与Mg~(2+)之间表现为协同,相关系数为0.953;有机质、全氮与Na+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H与平均气温相关性极显著;速效钾与积温为显著正相关;黏粒含量在相关性分析中与多数指标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针对不同播期进行的各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5月9日更适宜试验地点进行水稻移栽。  相似文献   
55.
56.
为了检测pcDNA3. 1-CctA质粒的免疫效果,试验将pcDNA3. 1-CctA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48 h后提取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blot检测,正确表达气肿疽梭菌细胞毒素A(CctA)基因后用质粒免疫动物,检测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G2a(IgG2a)、免疫球蛋白G1(IgG1)、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cDNA3. 1-CctA质粒成功在Vero细胞中表达CctA蛋白;pcDNA3. 1-CctA质粒可有效刺激小鼠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7.
采用微卫星SSR标记技术,建立主要农作物标准DNA指纹图谱,将其应用于种子质检工作中能够准确有效的进行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该方法比传统鉴定方法省时省力,对防止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加强种子管理,提高种子市场的种子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播期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遵义朝天椒’、‘簇生椒’和‘辣研1号’为试验材料,在贵州贵阳设置大田播期试验。结果表明,3个辣椒品种的产量都是在播期为3月15日时最高,平均产量从高到低为‘辣研1号’>‘遵义朝天椒’>‘簇生椒’。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辣椒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播期为4月15日时‘遵义朝天椒’综合品质最佳,播期为4月5日时‘簇生椒’和‘辣研1号’综合品质最佳,辣椒综合品质表现为‘遵义朝天椒’>‘簇生椒’>‘辣研1号’。综上,在贵阳及其气候相似地区,辣椒在常年播期3月15日时产量最高,播期推迟20~30天时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9.
不同采果期对桃蛀果蛾幼虫发育及滞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7月在陕西杨陵调查了苹果不同采果期对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Matsumura幼虫发育进度及其脱果幼虫滞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摘果可以促进幼虫发育,提早幼虫进入滞育的时间。7月2日、11日和21日采果者,幼虫脱果高峰和50%个体进入滞育出现的时间相互间均各推迟8d左右,说明提高果实成熟度可促进桃蛀果蛾幼虫的发育和滞育。此外讨论了桃蛀果蛾幼虫发育加快和滞育提前的原因,及其在不同寄主间季节生活史趋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斯必兰(Gymnocorovisspilanthoides)、羽毛草(Myriophyllumaquaticm)和水芹(Oenanthe javanica)3种观赏水草对不同浓度的镉污染水体(Cd2+ 0.5、1.0、5.0、10.0mg/L)的修复效果以及镉对这3种观赏水草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观赏水草均对水体镉污染有一定程度的抗性并能不同程度地去除水体中的镉,其抗性和去除效率的大小均表现为斯必兰>水芹>羽毛草;3种观赏水草对镉的富集能力也为斯必兰>水芹>羽毛草。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观赏水草中斯必兰对水体镉污染的耐性最高、修复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