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准噶尔山楂中的熊果酸,探讨了准噶尔山楂中熊果酸超声波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并对熊果酸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以50%乙醇为溶剂,功率75W、时间50min、温度50℃、料液比1∶40;熊果酸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2.
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模拟增温试验和模拟氮沉降试验,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栽培草地4类草地上各设置7组处理:对照[CK,0kg·(hm~2·a)~(-1)]、低氮Ⅰ[N_Ⅰ,8kg·(hm~2·a)~(-1)]、低氮Ⅱ[N_Ⅱ,24kg·(hm~2·a)~(-1)]、中氮[N_Ⅲ,40kg·(hm~2·a)~(-1)]、高氮Ⅰ[N_Ⅳ,56kg·(hm~2·a)~(-1)]、高氮Ⅱ[N_Ⅴ,72kg·(hm~2·a)~(-1)]、增温[W,0kg·(hm~2·a)~(-1)]、增温增氮耦合[W-N_Ⅰ,8kg·(hm~2·a)~(-1)],采用Li-6400光合仪,对各类草地优势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随氮沉降和增温的加剧,高寒草甸中白花枝子花(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和针茅(Stipa capillata)的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减少,高氮沉降条件下,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女娄菜(Silene apric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2)高寒草原中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而增加,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减少;3)栽培草地中披针叶黄华、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在增温条件下,盐渍化草原中的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的净光合速率减少,高寒荒漠中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 compacta)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高寒荒漠与盐渍化草原过渡带中赖草(Leymus secalinus)的净光合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内外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病虫害的防治也是有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难点与关键控制点,基于国内外对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农业生产系统角度出发,介绍国内外在病虫害防治控制上采用的法规治理如制定法规标准、检验检疫和追溯管理等,农业防治如种苗处理技术、肥水管理、合理耕作等,物理机械防治如大田有机农作物防治、温室有机果蔬作物防治、物理植保技术防治等,生物防治如天敌防治、植物源性农药防治、微生物源性农药防治、动物源性杀虫剂防治、矿物类药剂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措施等防治病虫害技术方法与措施,并对今后有机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4.
不同草灌配比对泌桐高速公路护坡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泌桐高速公路典型边坡分别建立自然恢复样地、单一狗牙根播种样地和5个不同播种密度的草灌混播样地,调查统计植物种类分布和植物功能群类型,研究播种密度对群落的数量特点和多样性指标的影响,对不同样地之间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植物豆科、禾本科、菊科的植物所占比例较大,根据优势种变化,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将草灌混播样地划分为:狗牙根草地(300~400株/m2)、狗牙根与紫花苜蓿共生草地(500~600株/m2)和紫花苜蓿草地(700株/m2);2)群落密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均随着草本播种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并在草本播种密度700株/m2样地处达到最大;3)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单峰形变化,在草本播种密度500株/m2样地达到最大;4)随着播种密度增加,不同样地与自然恢复样地(BL)的相似性指数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决定群落差异的因素是人工播种组成成分,而与播种密度无关;5)草本播种密度大于500株/m2时,播种密度对群落高度、盖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影响无差异。选择合适的草种配比和合理的播种密度,可以节约成本,实现最佳的边坡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5.
陶粒与堆肥的混合基质可作为氧化消减垃圾填埋气的材料。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分析了生物覆盖层基质的含水率、温度、初始甲烷浓度、初始氧气浓度等环境因子对甲烷氧化效率的影响,借助O rigin version 7.5软件进行生物覆盖层材料甲烷氧化动力学参数拟合,旨在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堆肥与陶粒的复合基质最佳含水率为40%时,甲烷的氧化速率达6.28μmolCH4.g-1h-1;覆盖层材料的最大甲烷氧化速率为Vm ax为9.10427μmolCH4g-1h-1,半速常数Km为3.45%。  相似文献   
26.
粉煤灰资源化特性及路面修复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的资源化特性,提出了粉煤灰脱炭高值利用理论;利用脱炭粉煤灰和高效早强减水剂的“双掺”技术,进行了公路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脱炭粉煤灰用于混凝土路面替代水泥量可达20%,较好地解决了公路路面工程中直接利用粉煤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7.
在甘肃临夏农牧交错区开展了牦牛、犏牛舍饲育肥试验,研究不同精粗比(0∶10、2∶8、3∶7、4∶6)的日粮(Ⅰ组和Ⅱ组日粮)饲喂家畜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临夏地区2011年10月底至次年3月进行牦牛、犏牛易地育肥,家畜适应性强,育肥效果明显。饲喂Ⅰ组日粮的牦牛日增重比对照(传统精料配制方式饲喂)提高了32.43%,增重率提高了5.04%,增重效果显著(P0.05);饲喂Ⅱ组日粮的牦牛日增重比对照提高了26.98%,增重率提高了3.81%,增重效果显著(P0.05);饲喂Ⅰ组日粮的犏牛日增重比对照提高了29.26%,增重率提高了6.94%,增重效果显著(P0.05);饲喂Ⅱ组日粮的犏牛日增重比对照提高了28.82%,增重率提高了6.21%,增重效果显著(P0.05)。因此,在临夏地区推行农牧系统耦合、易地育肥牦牛和犏牛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耕区居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减轻草原牧区的载畜压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耦合。  相似文献   
28.
赵玉  刘影  张相锋 《草地学报》2012,20(6):1059-1064
为探讨伊犁河谷地内分布的天然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无性系种群的冬眠构件结构,分析冬眠构件对其种群大小、动态以及种群维持和更新的影响,按无性系植物的构件理论及根茎型无性系禾草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地3个不同生境中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结构以及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伊犁河谷地,假苇拂子茅无性系的冬眠构件是由冬眠芽和冬眠苗组成;在生长季末期,3个生境的冬性苗种群均属于趋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且苗库最高由5个龄级组成,冬眠苗与冬眠芽总数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3个生境的分蘖节芽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最高达5个龄级。在假苇拂子茅的冬眠构件中,由根茎顶芽和分蘖节芽构成了本地区具有实际生态意义的潜在种群,其中又以分蘖节芽种群对翌年种群更新速率的影响最大,从而保障了其在不同生境上的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是实现其在伊犁河谷地区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9.
利用前期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腺苷、虫草素的优化结果,分别挑选最优处理进行试验,即提取腺苷最适条件为温度70℃、时间10 min、乙醇含量20%、循环2次,提取虫草素最适条件为温度100℃、时间15 min、乙醇含量0%、循环2次。并将该方法与水热回流法、醇热回流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提法4种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法明显优于其他传统4种方法,各个方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腺苷效果最好,提取量为2 118.07μg/g,提取效果最差的是超声波醇提法,提取量仅有180.72μg/g;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的虫草素量为19 678.70μg/g,超声波醇提法提取虫草素效果最差,提取量仅有4 108.27μg/g;加速溶剂萃取法有其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30.
逐株调查资源圃中98种(或品种)菊科植物的病害和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主要病害为煤污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褐斑病、锈病、病毒病7种,其中煤污病发病株最多,占调查总数的68.1%。主要虫害为红蜘蛛、白粉虱、蚜虫、菊天牛、黄胸蓟马和蜗牛6种,其中白粉虱和红蜘蛛危害严重,2种病害的受害株占调查总数的81.6%。矶菊等对病虫害有很好的抵抗能力,河南野菊等白粉虱及煤污病发生极其严重,调查结果为筛选抗性育种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