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2篇
  23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青榨槭为目前重要的秋季彩叶园林绿化优良树种之一。本研究基于青榨槭叶片转录组数据进行了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其中3 744条unigene序列中含有3 763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6.93%,每11.89 kb含一个位点。优势重复序列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51.21%与46.93%;AG/CT与GAA/TTC分别是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654对引物中252对(38.53%)引物可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75对(11.47%)引物表现出多态性。75对多态性引物在槭属16个种质间转移率范围为83.75%~100%,平均转移率为90.08%,表明这75对标记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利用转录组开发青榨槭SSR标记可为青榨槭以及槭属种质资源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62.
覆膜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小麦品种覆膜后,籽粒容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蛋白质含量比同期晚播提高 1.8%,与正常播种差异不显著。与正常露地播种比,覆膜对不同品种的于、湿面筋和沉淀值没有影响,但品种间的容重、于面筋、湿面筋和沉淀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3.
果梅硬枝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梅当年生硬枝为插穗,研究了影响果梅扦插繁殖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生根粉浓度、枝条段位对果梅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莺宿果梅枝条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0%;用200 mg/L生根粉浸泡2 h的扦插效果最佳,其成活率高达80%;当年生枝条中部节段最有利于扦插枝条的成活。  相似文献   
64.
卵丘细胞凋亡与增殖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形态、卵丘细胞凋亡与增殖状态和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卵胞质均匀程度和卵丘细胞层数等形态指标,对所挑选的未成熟COCs进行分组,随后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和TUNEL技术,并结合流式细胞仪,评价各组COCs的体外发育能力及其卵丘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差异。【结果】 与包被5层以上致密卵丘且卵胞质均质的COCs相比,具有2—5层轻度扩散卵丘与颗粒化卵质特征的COCs显示较好的后续胚胎发育潜力、较高的卵丘细胞凋亡程度和较低的G2-M期细胞比率。【结论】 卵丘细胞凋亡程度与未成熟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呈正相关;COCs形态、卵丘细胞凋亡或者G2-M期细胞比率指标可以用来指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65.
粒子流能量场对小麦发芽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粒子流在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粒子流处理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发芽等效应,选用‘长旱58’和‘晋麦47’2个旱地主栽品种,在不同浓度的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后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2个点(长武和合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粒子流能量场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1.0%~2.67%,发芽率1.12%~4.82%。同时对苗期生物学性状有显著的效应,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发芽15天后,2个品种种子根条数存在较大差异,‘长旱58’的比对照减少5.8%~7.1%,而‘晋麦47’比对照增加1.3%~7.8%;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品种间的差异极显著;单株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对株高的影响并不显著。粒子流能量场处理后可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以120W/h/kg处理产量最高,‘长旱58’比对照增产5.3%,‘晋麦47’比对照增产6.2%。对产量结构的效应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处理还可以提高开花期旗叶光和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开发制备新型的黑枸杞、紫薯咀嚼片产品。[方法]以黑枸杞、紫薯为原料,采用直接压片的方法研制复合咀嚼片,以感官、硬度、碎脆度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黑枸杞、紫薯复合咀嚼片最佳配方。[结果]黑枸杞、紫薯咀嚼片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黑枸杞6.25%,奶粉31.25%,紫薯31.25%,麦芽糊精31.25%,每片质量0.50 g。按此配方制得咀嚼片花青素含量为4.773 mg/片,该咀嚼片口感细滑,硬度适中,色泽均匀,具有较好的奶香味。[结论]该研究制备的新型黑枸杞、紫薯咀嚼片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7.
沟垄二元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7年9月~2009年6月在渭北旱塬进行了冬小麦沟垄二元覆盖栽培模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沟垄二元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覆地膜沟覆秸秆能显著提高产量,较对照(沟垄均不覆盖)产量最高增幅达39.62%(P0.05),垄覆地膜沟覆液膜处理两年平均产量较对照高32.16%,垄覆地膜沟不覆较对照高29.99%。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对小麦全生育时期0~40 cm土层的保墒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抽穗期0~40 cm土层含水量较对照高15.81%,沟覆液膜在小麦生育前期有良好的保水效果,返青期0~40 cm土层含水量较对照高11.01%。沟覆秸秆和沟覆液膜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高31.11%(P0.05)和26.20%(P0.05)。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的现象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早期断奶猪群中发生的比较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69.
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方式与覆盖量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通过连续2年(2007-2009)的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全程覆盖、生育期覆盖、不覆盖(CK)与不同覆盖量(9000,6000,3000kg/hm2)的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覆盖方式不同覆盖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与覆盖量呈正相关;同一覆盖量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全程覆盖优于生育期覆盖和CK;全程覆盖方式9000,6000和3000kg/hm2覆盖量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较生育期覆盖分别提高了11.5%,10.0%和8.0%,较CK分别提高了19.2%,12.9%和8.8%;全程覆盖方式和生育期覆盖方式下,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覆盖量为3000kg/hm2处理最大,其中全程覆盖方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了31.5%(P0.05),生育期覆盖方式下2年平均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了12.8%(P0.05);不同覆盖量在全程覆盖方式下冬小麦产量较CK增加41.1%~65.7%(P0.05),在生育期覆盖方式下冬小麦产量较CK增加了27.1%~30.2%(P0.05)。【结论】同一秸秆覆盖方式不同覆盖量均可增加冬小麦产量,而同一覆盖量下以全程覆盖方式的增产效果较优;覆盖量为3000kg/hm2时,2种覆盖方式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  相似文献   
70.
1原因与遗传因素、硒缺乏症、内分泌失调、蛋白质缺乏关。与环境应激有关,如惊吓、捕捉、保定、运输、驱赶、过冷过热、拥挤、混群、噪音、电刺激、感应、空气污染、环境突变、防疫、公猪配种、母猪分娩等。过劳、仔猪断奶也是促进发病因素。夏秋温度过高也可能提高应激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