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8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1.
玉米叶水浸提液对不同产地黄芩种子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晓邦  张硕新 《草业科学》2012,29(2):255-262
以不同产地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0.005、0.010、0.020、0.030和0.040 g·mL-1)玉米(Zea mays)叶浸提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0.005、0.010、0.020 g·mL-1)的玉米叶水浸提液对不同产地黄芩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随着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其对受体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消失,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玉米叶水浸提液对黄芩种子的幼苗根长、苗高、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质量浓度为0.020 g·mL-1。玉米叶水浸提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黄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是3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温带森林土壤是CO_2、N_2O重要的源,是CH_4重要的汇,以前的研究大部分都关注这3种温室气体在时间上的变化,而很少开展在空间变化上的研究。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海拔1 560、1 585、1 963、2 040、2 160m,分别为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森林土壤CO_2、CH_4和N_2O通量进行了为期1a的监测。结果表明,CO_2全年都为排放,季节波动较大,总体上随海拔增加排放量减少,海拔由低到高(包括3种林型)年排放量依次为:19.12、12.53、11.78、16.95、14.87t·hm-2;CH_4全年主要为吸收,在非生长季出现排放,季节波动幅度较大,总体上随海拔增加吸收量增加,海拔由低到高年通量依次为:-2.57、-3.60、-5.94、-5.59、-3.92kg·hm-2;N_2O全年以排放过程为主,存在吸收现象,季节波动幅度不大,海拔对其通量影响不明显,海拔由低到高年排放量依次为:0.23、0.62、0.63、0.60、0.95kg·hm-2。土壤温度是影响CO_2、N_2O通量的关键因子。5个样地森林土壤CO_2通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20~40cm)显著相关(P<0.05)。高的土壤NH_4^+含量对CH_4的吸收有抑制作用。在冻融交替期,降雨对N_2O的通量有明显影响。海拔由低到高5个样地的GWP(全球增温潜势)分别为:119.13、12.65、11.85、17.02t·hm-2和15.07t·hm-2。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华山松针叶营养元素百分含量和每束针叶营养绝对含量的季节变化,并就取样株数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N用气敏氨电极测定,P用钼蓝比色法测定,K用火焰光度计测定,Ca、Mg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针叶营养元素含量在9~10月最稳定,取样株数随叶龄和测定元素种类而变。文中给出的采样株数可供研究华山松营养状况时参考,利用本文的每束针叶营养元素含量可简便估算林分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杨树抗寒抗旱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杨树抗寒抗旱育种的成果和进展。可得出以下结论:(1)杨树抗寒抗旱性改良基本上有两个途径:即选择天然杂种和进行人工杂交育种,而且人工杂交的育种成果远远多于选择随机存在的天然抗寒抗旱杂种。(2)白杨派树种的研究和进展远远落后于青杨及黑杨派树种。主要表现在杂交方式简单,以单交方式为主;选用的亲本有银白杨、新疆杨和山杨;在青杨及黑杨派树种的改良中,小叶杨是一个很好的抗寒抗旱亲本;(3)在杂交方式上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交到多交(三交、四交),抗寒抗旱改良和综合改良的效果随着杂交方式的不断复杂而愈来愈好。同时认为:在遗传工程、生物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杂交育种这一古老的方法仍是杨树抗寒抗旱育种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手段;在已有的抗寒抗旱种质资源基础上,采用杂种作亲本,进行更复杂的杂交方式是创造杨树抗寒抗旱品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火地塘林区主要林分土壤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隶属函数,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火地塘林区7种主要不同林分的土壤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7种不同林分的土壤营养状况均属富级以上,并进行了相对分析排序  相似文献   
16.
华山松树冠不同部位枝叶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在标准地内选取21株供试木采样2次研究了不同冠位枝叶营养元素含量、主侧枝针叶营养含量、营养含量与树木器官年龄的关系。文中给出了合理取样部位和株数。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院在教学评价中和评价后,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在教学领域加大了教学基本建设的力度,强化教学管理,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积极推进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工作很快在整体上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进入了稳定有序的运行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2和HbPIP2;2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不同植物水通道蛋白(AQPs)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结合RT-PCR和RACE技术,从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克隆了2个AQ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橡胶树2个AQPs基因的全长,分别命名为HbPIP1;2和HbPIP2;2。HbPIP1;2编码27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9.15kD,等电点为8.55;HbPIP2;2编码27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9.78kD,等电点为8.20。HbPIP1;2和HbPIP2;2均具有6个跨膜区和MIP家族信号序列SGXHXNPAVT,为疏水性蛋白;HbPIP1;2和HbPIP2;2与同科蓖麻水通道蛋白基因RcPIP1-3和RcPIP2-1的同源性分别为91%和89%,并具有相同功能域。因此,推测Hb-PIP1;2和HbPIP2;2都属于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9.
核桃叶水浸液对不同产地桔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的桔梗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005、0.01、0.02、0.03和0.04 g.mL-1)核桃叶水浸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0.005、0.01、0.02 g.mL-1)的核桃叶浸提液对不同产地桔梗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随着水浸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对受体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并消失,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核桃叶水浸液对桔梗种子的幼苗根长、苗高、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0.02 g.mL-1。核桃叶水浸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选取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1 560~2 160 m)的有代表性的5个森林样地,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对其土壤NO通量采用静态箱—氮氧化物分析仪法进行1 a的监测。结果表明,土壤NO排放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季(2015年5月—2015年9月),但整个观测期NO排放保持在较低水平。在非生长季(2014年10月—2015年4月),大部分样地的NO排放先减少后增加,而且监测有NO吸收。不同海拔NO年排放总量分别为2 160m红桦林0.06 kg·ha~(-2)·a~(-1),2 040 m青杄林0.08 kg·ha~(-2)·a~(-1),1 963 m华山松林0.02 kg·ha~(-2)·a~(-1),1 585 m油松林0.11 kg·ha~(-2)·a~(-1),1 560 m锐齿栎林0.19 kg·ha~(-2)·a~(-1)。除华山松外,NO年排放总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不同海拔5个样地土壤NO通量均与地温显著相关(P0.05)。华山松林土壤NO排放与土壤孔隙充水率呈负相关(P0.05)。油松林土壤NO排放与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负相关(P0.05)。除油松林外,各样地的土壤孔隙充水率都低于60%,可以推断,硝化反应是本地区NO的重要生成源,但受到降雨和土壤有机质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又伴随有反硝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