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8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荒漠草原4种主要植物群落枯落物层水土保持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枯落物层是草地除冠层外,大气与矿质土壤层、植物根系层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介质,在生态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研究荒漠草原4种主要植物群落(蒙古冰草群落、甘草群落、赖草群落和沙蒿群落)水土保持功能,结果表明:荒漠草原4种植物群落枯落物层年截留率在4.58%~5.61%,截留量为22.77~27.87mm,且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而截留率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小,当降雨等级在0~2mm时,截留率为100%,当降雨等级高于2mm时,截留率随1次降雨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少。枯落物层抑制土壤蒸发的效应与枯落物层厚度的增加呈正相关,有枯落物层比无枯落物层覆盖的土壤蒸发量减少了19.25%~76.82%,但当土壤含水量升高为田间持水量的3/4时,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效应有所不同。围封内枯落物对土壤风蚀的抑制显著低于围封外,枯落物对风蚀的抑制作用与枯落物的蓄积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以秦岭11个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碳储量。结果表明:栓皮栎幼龄林灌木层的碳储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草本层碳储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趋势不甚明显。中龄林灌木层的碳储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其在海拔1052.77 m处达到最大值;草本层碳储量的变化很小。成熟林灌木层的碳储量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草本层碳储量变化不大,整体呈不明显的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53.
陆维研  张硕新  李健芸  胡静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10-2411,2413
分析了流域管理模式下湿地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设计流域管理模式下的湿地法律体系以及机构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54.
张硕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101-102,112
通过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例,结合中国西部地区实际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一地一品”概念,以期促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55.
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校园内自然状况下生长良好的耐旱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元宝枫(Acer truncatum)、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白榆(Ulmus pumila)、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及中生树种女贞(Ligustrum lucidum)、柳树(Salix matsudana Koidz.f.pendul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3个季节内的木质部栓塞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光照强度、大气温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和大气温度主要是通过对植物气孔运动、蒸腾作用和体内水分关系的调节对木质部栓塞起作用的;木质部栓塞是植物一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平常事件”,与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它的发生和恢复可能是某些植物适应水分胁迫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56.
“近自然林”──一种有发展前景的“人工天然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简要的论述了“近自然林”的由来、内涵以及在中欧国家的实施情况。认为发展“近自然林”是21世纪我国林业特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4种药用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深对药用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认识,对其进一步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玫瑰、枇杷、杜仲、厚朴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种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年平均光合速率为枇杷>杜仲>玫瑰>厚朴,光合能力为枇杷>厚朴>杜仲>玫瑰.通过增加CO2浓度有可能提高4种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58.
秦岭南坡锐齿栎林、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探讨了秦岭南坡锐齿栎林及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化学性质及土壤的酶活度特点。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明显优于锐齿栎林,特别在土壤N、P、K含量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土壤活性酸pH锐齿际林在表层土壤明显低于松栎混交林,交换性酸、交换性氢及交换性铝显著高于松栎混交林;所测定的几种主要酶类活度锐齿栎林林明显小于松栎混交林林地,说明了锐齿栎林地土壤的生物活性及物质转化速度比松栎混交林林地低。  相似文献   
59.
在维也纳农业大学校园内采集12种树木的枝叶分别用气体压力室和石蜡油压力室测定了水势。结果表明二种压力室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因此建议石蜡油压力室可用于设备较重的野外测定以及压缩空气不能满足需要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氮添加对秦岭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的影响,为秦岭地区华山松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陕西观音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采用分解袋法开展不同形态及水平氮对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的影响试验,氮形态分别为铵态氮(NH4Cl)、硝态氮(NaNO3)和混合态氮(NH4NO3),每种氮形态设置N1(0.5 g/(m2·a))、N2(1.25 g/(m2·a))、N3(2.5 g/(m2·a))、N4(5.0 g/(m2·a))和N5(10.0 g/(m2·a))5个水平,以N0(0 g/(m2·a))为对照,共16个处理。在试验区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每个样地内设置16个1 m×1 m的小样方,将上述16个处理对应布置在16个小样方内。在试验开始1个月后定期取样,测定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残留量及碳(C)、氮(N)、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并计算间伐剩余物年平均质量残留率、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解系数和C/N值。【结果】(1)添加铵态氮、混合态氮和硝态氮的处理,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年平均质量残留率分别为82.47%,81.83%和84.96%,均低于对照的年平均质量残留率84.99%。(2)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处理使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50%所需时间最多可减少0.41~1.65年,分解95%所需时间最多可减少4.16~7.15年。(3)当氮添加水平低于5.0 g/(m2·a)时,可促进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纤维素的降解,当氮添加水平高于5.0 g/(m2·a)时,可抑制纤维素的降解;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均促进了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木质素的降解。(4)随着时间的延长,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C含量和C/N值在分解过程中呈减少的趋势,而N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系数与 C/N值呈负相关关系,即C/N值越低分解速率越快。【结论】经过1年的分解,3种形态的氮均表现为低水平促进分解,高水平抑制分解,其中铵态氮、混合态氮和硝态氮的氮添加水平分别低于或等于2.5,5.0和1.25 g/(m2·a)时,对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的分解起促进作用,高于上述添加量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