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采用组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蜡梅营养器官解剖学结构的结果表明:蜡梅芽具有芽鳞;蜡梅具有典型的异面叶,表皮角质层较厚,表皮具有表皮毛,气孔多集中在下表皮,为平行列型;栅栏组织由两层细胞组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高,主脉维管束呈列状排列,木纤维和韧皮纤维较发达;蜡梅根的初生木质部导管数量多、口径大,髓部为木质部占据;次生根周皮增厚;幼茎木质部含有较多的导管,茎中韧皮纤维和髓部发达;老茎的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茎的每个突起部位都有成团的韧皮纤维;蜡梅解剖结构特点说明腊梅与其山林干燥、寒冷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具有耐旱性及抗寒性。  相似文献   
52.
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农村中存在的许多不稳定因素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春季不同追氮模式对小麦各节间茎秆抗倒伏能力、木质素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明确高施氮量条件下适宜的春季追氮模式,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倒伏敏感型品种山农16和抗倒伏品种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设置4种春季追肥模式,分别为等量二次性追氮和剩余一次性追氮,即起身期﹕孕穗期1/3﹕1/3(T1),拔节期﹕开花期1/3﹕1/3(T2),孕穗期一次性追施剩余2/3氮(T3)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剩余2/3氮(CK)。深入研究春季不同追氮模式对冬小麦植株茎秆抗折力、木质素积累、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丰度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 抗倒伏品种济麦22的各节间茎秆抗折力、木质素积累量以及单体含量均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山农16,2种类型品种开花期T1、CK处理的抗折力高于T2和T3处理,木质素积累量、单体的含量表现为T1>T3>CK>T2,灌浆期和成熟期各处理间抗折力、木质素积累量以及单体的含量表现为T1>T3>T2>CK。灌浆期山农16和济麦22在T1处理下抗折力较CK、T2、T3处理分别增加24.69%、19.97%、13.15%和26.92%、15.36%、5.87%;山农16和济麦22在T1处理下的各生育阶段木质素积累量平均值分别较CK、T2、T3处理提高了21.71%、15.45%、8.85%和25.19%、21.75%、15.83%;成熟期2个品种T1处理的木质素S型单体含量平均值分别较CK、T2、T3处理高18.82%、18.48%、8.39%。不同追氮模式处理的木质素合成相关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咖啡酸3氧甲基转移酶:COMT、香豆酸-3-羟基氧化酶:C3H、肉桂酰辅酶 A 还原酶:CCR、肉桂酸4羟化酶:C4H等)表达均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其表达量高低依次为T1>T3>T2>CK。孕穗期追氮处理模式的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因T1处理可提高穗粒数以及群体有效穗数,其最终籽粒产量较高。同一时期相同处理各节间茎秆木质素积累量、单体含量均呈现为I1>I2>I3>I4>I5的趋势。【结论】 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起身与孕穗期等量二次性追氮模式较其他春季追氮模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开花后茎秆各节间抗折能力、木质素积累量、木质素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以及籽粒产量。因此,起身与孕穗期等量二次性追氮模式可作为黄淮海麦区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的春季适宜追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