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波尔山羊繁殖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 2 4 8窝波尔山羊的胎产羔数、羔羊初生重和 2月龄体重的资料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公羊和胎次均对母羊产羔数具有显著的影响(P <0 0 5)。不同产羔季节对羔羊初生重和 2月龄体重也具有显著影响。产羔数的遗传力为 0 1 52 ,属低遗传力 ,而羔羊初生重和 2月龄体重 2个性状 (0 433 ,0 347)有中等或较高的遗传力。波尔母羊胎产羔数与羔羊初生重、 2月龄体重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相关 ,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遗传相关 (P <0 0 5或 P<0 0 1 )。羔羊的初生重和 2月龄体重间 ,无论是表型相关还是遗传相关 ,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 <0 0 1 )。  相似文献   
32.
1.注意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南江黄羊在四川省大巴山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下育成,具有耐寒耐旱、抗逆性强、耐粗放、饲养管理和采食能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广大山区(牧区)放牧和农区、半农半牧区舍饲。南  相似文献   
33.
波尔山羊(Boer)原产于南非,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种,其繁殖性能也较强.我国最初于1995引入该品种,广泛用于国内地方山羊品种的杂交改良.本研究采用波尔山羊(2只)为研究材料,测定该品种FSHβ基因部分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山羊繁殖性能的遗传机理积累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34.
【目的】构建山羊(Capra hircus)全长转录组,旨在改进参考基因组的功能注释。【方法】利用PacBio长读段测序技术对南江黄羊肝、脾、肾周脂肪、背最长肌和睾丸5个组织的混合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聚类去冗余,最后用KEGG数据库对预测转录本序列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质控后获得28 432条高质量一致性全长序列,其中99.49%的序列被成功比对到山羊基因组;得到源自9 879个基因的19 115个转录本。进一步分析得到表达基因总数的41.39%发生了可变剪接;其中起始外显子可变剪接占比最高(36.47%),外显子互斥占比最低(1.78%)。另外,144条序列未被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这些序列的平均GC含量高达56.50%;利用KEGG数据库对其进行功能注释,揭示28个转录本与免疫系统相关。【结论】获得的测序数据全面涵盖混合样本中表达的转录本,证明了山羊基因组转录的复杂性。研究结果总体上提高了每个基因平均表达的转录本数量,证明可变剪接的广泛存在;未成功比对的转录本序列GC含量较高且许多转录本来自免疫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5.
培养学生正确的统计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统计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然而样本毕竟只是总体的一部分,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要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严密合理的试验或抽样设计是获得可靠结论的基本前提,正确理解"差异显著"、"差异极显著"和"差异不显著"的统计意义。同时统计结论的可靠性仍需通过实践去检验,数据之间在专业上是否有本质联系,应当借助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验来说明,才能真正发挥生物统计学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为探索简州大耳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对简州大耳羊核心群世代选育体重、体尺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世代选育,简州大耳羊各世代核心群均有所提高,但各世代间增量不同。选育进入第三世代后,体重、体尺指标趋于稳定。同时,抽样测定了简州大耳羊品种群2745只羊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简州大耳羊个体大、生长发育快,在舍饲条件下,公羊2月龄(断奶)平均体重14.25 kg,母羊12.43 kg;公羊6月龄平均体重29.37 kg,母羊23.14 kg;公羊周岁平均体重47.19 kg,母羊34.67kg;公羊成年平均体重69.68kg,母羊47.26kg。简州大耳羊初生到周岁公、母羊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0.91 g和86.96 g。简州大耳羊生长发育曲线表明,从断奶至8月龄的体重呈直线上升趋势,从8月龄开始生长发育速度减缓,说明简州大耳羊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脂联素(AdipoQ)基因在藏山羊中的表达模式及相关功能,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克隆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半定量RT-PCR和qPCR方法检测AdipoQ基因在成年藏山羊11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AdipoQ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藏山羊AdipoQ基因编码区与牛、猪、人等哺乳动物AdipoQ基因同源性较高;AdipoQ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和胃中表达量较低,而在其他各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AdipoQ基因在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肠系膜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组织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藏山羊AdipoQ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可变剪接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各个组织中,是形成动植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重要机制之一。以简州大耳羊为研究对象,采集母羊妊娠期第45天、60天、105天胎儿以及出生后第3天羔羊的背最长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数据经比对、组装后,共鉴定出来自于4 562个(16.77%)已注释基因的137 308个可变剪接事件。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类型为外显子跳跃(30.64%),而3′端可变剪接位点、内含子保留、5′端可变剪接位点的比例分别为19.47%、18.07%和10.92%。对RBMs、HNRNPs和SRSFs 3类可变剪接调控因子中58个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19个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15个基因在妊娠期第45天和第60天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阶段。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4个阶段均发生可变剪接的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表达调控和物质合成等过程(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期第60天,可变剪接事件、可变剪接基因的数量和可变剪接因子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并且特异性基因显著富集在有丝分裂和大分子合成相关过程。上述结果表明,妊娠期第60天胎儿的成肌过程非常活跃,暗示可变剪接在山羊背最长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探索可变剪接在山羊肌肉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寻找与山羊肉髯相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分析肉髯性状与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的相关性。【方法】以南江黄羊为试验材料,对肉髯性状候选基因区域(Chr10:25 Mb~28 Mb)的15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分析;测量肉髯长度和周长,观察肉髯切片的组织形态;进一步比较分析有肉髯个体和无肉髯个体之间的体重体尺性状(包括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和繁殖性状(包括初产和经产母羊产羔率)的差异。【结果】南江黄羊Chr 10:25 Mb~28 Mb区域内,仍未发现与肉髯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两侧肉髯的长度之间、周长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单侧肉髯长度与周长并无显著性相关(P0.05)。在生长发育早期,肉髯个体的体长和体高较小(P0.01),到成年后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肉髯个体的体重和胸围也更小(P0.01),尤其是在6月龄至成年后。而有肉髯和无肉髯初产和经产母羊的产羔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山羊肉髯性状候选基因区域内未发现与肉髯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有肉髯山羊的体重和体尺均小于无肉髯山羊,但肉髯对母羊产羔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
山羊IGFBP-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组织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获得南江黄羊IGFBP-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基因的CDS区全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IGFBP-2的mRNA和蛋白组织表达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出生后山羊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表达调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下载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绵羊(Ovis aries,NM_001009436)和牛(Bos taurus,NM_174555)的IGFBP-2基因的mRNA序列,经序列比对后采用保守区域序列并利用Primer Premier 6.0软件设计克隆引物,经PCR扩增后采用TA克隆技术获取含有阳性克隆子的菌液,送公司测序得到山羊IGFBP-2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并利用EditSeq、DNAMAN 6.0、MEGA 6.0和ExPASy在线平台等软件对CDS区序列和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山羊IGFBP-2基因CDS区序列后,利用该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引物,采用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IGFBP-2的mRNA和蛋白在出生后南江黄羊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肺、背最长肌、半膜肌和臂三头肌)和不同发育阶段(3、30、60、90和120 d)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克隆得到954bp的南江黄羊IGFBP-2基因的CDS区全序列,碱基组成为GC含量69.39%,AT含量30.61%,共编码31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山羊IGFBP-2蛋白分子量大小为33.8808 kD,等电点为7.82,二级结构由无规卷曲(68.14%)、α-螺旋(18.30%)和延伸链(13.56%)三种形式组成;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IGFBP-2蛋白序列包含保守的IB(IGFBP homologues)和TY(Thyroglobulin type Ι repeats)结构域,IB结构域位于第37-125位氨基酸处,TY结构域位于第250-302位氨基酸处;②磷酸化位点预测发现,IGFBP-2蛋白中存在Ser(5)和Thr(7)共12个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预测发现,IGFBP-2蛋白序列中存在10个N-糖基化位点和2个O-糖基化位点;③CDS区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山羊IGFBP-2与绵羊、牛、猪、人和小鼠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8.99%、97.73%、87.12%、78.33%和76.2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山羊IGFBP-2与绵羊、牛、猪、人和小鼠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9.24%、98.10%、87.07%、70.27%和73.00%;④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山羊IGFBP-2与绵羊和牛的亲缘关系最近;⑤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GFBP-2在肝脏中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最高(P<0.01),背最长肌次之;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肝脏组织中,IGFBP-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背最长肌组织中,IGFBP-2的mRNA表达水平呈现一种“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平衡。【结论】获得了山羊IGFBP-2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组织表达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IGFBP-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具有物种间的保守性,肝脏是山羊IGFBP-2 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主要组织,同时在山羊不同发育阶段的肝脏和背最长肌组织中,IGFBP-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丰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表明IGFBP-2基因可能在出生后山羊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